如果说浙杭古镇是石桥灰墙下的一泓流水,岭南古镇是雕花窗棂间的彩色琉璃,那么川西古镇则是露天茶馆里的一盏盖碗茶。无论是掩于市井中氤氲着热气的食铺,还是古街上漫步的慵懒行人,都散发着浮沉自安的气息,平平淡淡与长长久久,是老成都的缱绻温柔。
人们总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成都东郊的洛带古镇,是感受成都温润的好去处。洛洛水流环绕之地,有着不同于成都其它古镇的特色。怎么说?你以为古镇里住的都是些四川哥老倌?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在这座古镇,九成左右的常住人口,都是从岭南迁来的客家人。
随意找家小店与老板攀谈几句,不时就会听见三两字客家话;就连古镇建筑,都保留了岭南的飞檐翘角。走进四川大山里的“客家”古镇,看看客家味道在天府之国演变出哪些独特美味。
洛带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彼时食肆商店并立成街,叫作万景街;有传蜀汉太子阿斗在水井和池塘间逗鲤鱼玩,玉带不小心落入八角井中,“洛带”因此得名。明末清初,正逢“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邻近的湖广和陕西移民率先抵达蜀地,占据了城市及平原地带,后来的客家人便大多居于丘陵、山区地带,渐成了今日的古镇,洛带便是其一。
来到蜀地的客家人,离家千里,同时将忘不了的家乡美味带入天府之国,与火爆热辣的川味杂糅融合。天徐徐亮,古镇里的石板路上早已箩筐扎堆儿,摊贩叫卖不断,这边桃子李子新鲜,那边金线饼、天鹅蛋等炸货新鲜出锅,一头扎进古镇的街头巷弄,幸福地与热闹的饮食生活撞个满怀。
客家烟熏油烧鹅供销社里的橱窗明星
岭南一带爱吃大鹅,客家人便将此喜好一并带入成都,广式茶餐厅里三十元一例的烧鹅,摇身一变,成了供销社明厨里挂着卖的烟熏油烫鹅。虽不比广式烧鹅的肥美,健硕的肌理闪着酱色亮光,百元一只,十足诱人。
晌午,洛带供销社饭店明亮的橱窗外排满了络绎赶来买鹅的人,衣着随意但口味挑剔的中年男人,精打细算带着小孩的妇女,一看就知道是赶场的老手。棕红亮丽的烟熏油烫鹅并排挂着,“要半只,打包哈”,守在窗外的阿婆精神矍铄,利索地点单;师傅娴熟地取下一只剁块、装袋。
与烧鹅烫热水后烧制不同,烟熏油烫鹅是在烟熏好后,放入卤汁煮熟入味,最后均匀地刷好饴糖放入油锅炸至皮酥。熬煮烟熏鹅的卤汁十分讲究,精选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丁香、草蔻等几十味调料熬成,这才保证了鹅的香味浓郁。
洛带供销社饭店,初建于年,最初是向乡镇社员提供油盐米醋、烟酒糖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供销社,年改建成饭店。计划经济时代,当地人到供销社饭店买米或者吃面条,都得凭粮票,要是能约上三两好友来这里打牙祭,想必是可以开心一周半个月的事情吧!
大概是怀念旧时供销社里香喷喷的米饭味道,如今饭店宽敞的堂内,还能看见白发婆娑的阿公阿婆围坐一圈,摆着龙门阵,吃着家常味道,眼睛笑着眯成了一条缝。
推荐店家:洛带供销社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