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推广新技术,打响保卫战四川今年将扩种
TUhjnbcbe - 2023/3/22 21:05:00
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6253765257158927&wfr=spider&for=pc

四川在线记者史晓露

1月7日一早,奉光荣就直奔山坡,此时,12台挖掘机正在作业,拓荒整地。这位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的种粮大户,最近流转了余亩撂荒地,打算复耕后的第一个大春就种植大豆。

让他干劲十足的是来自中央和省上的强烈信号——扩种大豆。今年我省初步确定扩种大豆万亩,为扩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作为“四川造”大豆的增产秘密武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也被农业部明确在全国推广。

一场“大豆保卫战”正在全省打响。

眉山市仁寿县朱嘉镇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雍太文/摄

收益差致播种面积逐年萎缩,八成以上需求依赖进口

数十台挖掘机、拖拉机同时开荒作业,这在双祠堂村算得上一件稀罕事儿。村民不解:“把杂草丛生的荒地用来种大豆,能有搞头?”

大豆属于低效益的农作物,单产水平不到水稻、玉米的三分之一。“一亩地平均产斤大豆,一斤按3元计算,也才元,不如出去打工。”奉光荣说。

种植收益差,加之其他因素,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逐年萎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万亩,下降14.8%。

消费却与日俱增。数据显示,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年前11个月,进口大豆已达万吨。近年来,全国大豆需求中八成以上依赖进口,在粮食作物中进口依赖度最高。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副产品豆粕又是重要的饲料蛋白。”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长、大豆育种专家杨华伟说,肉蛋奶消费增加,是大豆需求持续走高的主要因素。

作为豆制品消费大省,四川的大豆调入量也在逐年增加。年,全省通过铁路、水路等调入大豆万吨,年更是达到万吨,而当年产量为.3万吨,自给率为28.84%。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坦言,稳定提高四川大豆自给率,不仅是端牢“天府饭碗”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

增产最大的难题,是“地难找”。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方区域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说,按照本土大豆亩产公斤计算,如要实现1亿吨大豆的进口替代,全国需要7.69亿亩耕地,这很难实现。

“必须做到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说,“办法只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特别是藏粮于技。”

柑橘大豆间作杨华伟/摄

玉米大豆变“*金搭档”,有望助力供给突围

如何藏粮于技?发源于四川且正在被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正是答案之一。

在植物界,玉米被称为能量之王,而大豆是蛋白质之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让两者搭配产生了意外效果。

“去年第一次试种亩,玉米、大豆亩产分别达多公斤、多公斤,每亩纯利润—元。”奉光荣说。

该项技术研发人杨文钰介绍,玉米大豆是同季旱粮作物,作为世界公认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禾本科—豆科间套作最具可行性。杨文钰教授团队成员雍太文介绍,他们重点突破了田间配置不合理、大豆倒伏严重、施肥技术不配套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缺乏等问题,还研发了配套的施肥、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制了配套的农机。“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培肥作用,每亩可减施纯氮4—6公斤,增收节支—元。”该技术已实现玉米产量跟净作相当,大豆亩产—公斤。

该技术连续1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在西南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淮海及西北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通过示范带动,整合利用大豆振兴计划、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等项目,按每亩元补贴支持推广该技术,年该技术在我省推广约万亩。这一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为万亩,位居全国前五。

“年四川的玉米播种面积达万亩,如果70%用来进行带状复合种植,将种植大豆万亩,亩产按公斤计算,将年产大豆万吨,加上原来种植的,完全能满足四川自己的大豆需求。”雍太文说。

放眼全国,推广价值也十分可观。目前西南、西北、*淮海三大区域的玉米面积超3亿亩,“如果能推广1亿亩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将生产大豆1余万吨。”雍太文说。

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已明确提出:支持西北、*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采取该技术在内的大豆扩种予以一定奖补。

高粱大豆间作杨华伟/摄

大豆机械化率仅7.56%,需加大农机农艺融合

“去年试种了余亩,不仅多收了一季大豆,还解决了养猪和牛的饲料需求。”南部县南隆街道办事处大山湾村种粮大户谢松也从这种模式中尝到了甜头,但他并未盲目扩种,“主要还是担心农机。”谢松说,农村劳力缺乏,如果不能机械化,就“傻眼”了。

玉米大豆主要种植在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地块小而散,机械化水平低。“全省玉米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0%左右,但大豆仅为7.56%。”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处二级调研员张晓玲说,主要是因为大豆机播、机收难度高,专用作业机具较少。

其实技术已基本成熟。“我们已经研制了适宜玉米和大豆间套作的系列机具,可以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张黎骅说,但农机价格偏高,一台收割机要十多万元,很多农户种植规模小,承担不起,厂家也未大批量生产。

如何破局?

张晓玲透露,省农业农村厅已经着手制定方案,将加大大豆农机的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开通大豆机具补贴*策绿色通道,加强科研和创新,拟投入万元支持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省农机研究院等开展相关农机具的攻关研发,“还将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加快大豆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大豆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

“还需改善丘陵旱地大豆生产条件。”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大豆生产基地,计划支持建设30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高标准打造一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发展样板间。我省还将把扩种任务分解到县,各地任务完成情况将纳入市县**同责和乡村振兴考评指标。

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郭铭/摄

幼龄果园将成新试验田,大豆种业或迎来春天

“大豆还可以和幼龄果树间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叶鹏盛提出另一种技术路径。

去年,团队分别在成都市金堂县高板街道的多亩柑橘园、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的多亩柠檬园间作了绿豆,“每亩可增收绿豆60—80公斤,少施用化肥8—10公斤,节本增效—元。”绿豆生长周期更短,未来可考虑以“大豆为主,绿豆为辅”,在幼龄果园、桑园间套作。这种模式更适合在幼龄果园中推广,“幼龄果树的行间距离较大,不会影响豆类生长。”

年,四川果园面积达.8万亩,按照40%的幼龄果园计算,有余万亩可实行间套作,每亩果园的豆类有效种植面积按照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计算,每年可新增豆类净作面积万—余万亩。

一些地区已跃跃欲试。“井研县有晚熟柑橘23万亩,今年准备在一些园区套作大豆。”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德海说。

泸州、宜宾等地还尝试了大豆与高粱的复合套种模式。“高粱亩产达.6公斤,超过当地净作高粱的平均亩产,同时多收了一季大豆,每亩可增收元以上。”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丁国祥说。

“这些模式是很好的样本,对挖掘土地潜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杨华伟认为,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四川的大豆品种也具有优势,近年来以自贡市农科院和南充市农科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选育出了一批耐阴性好、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品种,“非常适宜套作。”

“过去大豆在四川的地位一直不高,被归入‘小杂粮’。”南充市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长吴海英说,正因如此,大豆良种繁育滞后,大豆种子经营主体缺乏,农民自留种现象比较普遍,种子质量不高。未来需要加强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适宜间作的豆类新品种,为推广间套作技术模式提供科技支撑。

“最近很多种粮大户、农业部门找我们买种。”省内最早生产大豆种子的四川科茂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理隐隐感到,“大豆种业有希望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广新技术,打响保卫战四川今年将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