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杂草是影响地区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实践证明,播前对棉田土壤进行封闭处理,苗后对田间杂草实施茎叶处理,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发生。目前地区气温已有所回升,预计3月中下旬将进入地区春耕春播阶段。为做好我区棉田化除工作,有效遏制杂草发生情况,地区农技中心植保站对多年来积累的棉田化除技术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供各县(市)参考。
一、棉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我区棉田杂草发生种类较多,大部分为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其中以阔叶杂草发生量居多。主要有稗草、狗尾草、千金子、灰藜、苋、龙葵、天旋花、芦苇、刺儿菜、马齿苋等,其中稗草、灰藜、龙葵、天旋花发生更为严重。从多年的田间观察看,棉田杂草发生有三个高峰期。
一是在棉花苗期。膜下温湿度适宜,杂草发生量大,生长快,常将地膜拱起拱破,降低采光保温及保湿效果,造成棉苗发育迟缓;
二是棉花花蕾期(滴头水或揭膜灌头水)前后。杂草数量基本达到峰值,与棉花争肥争水,严重影响棉花生长;
三是花铃期(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灰藜、龙葵、天旋花等优势种杂草快速生长,加剧对棉花中后期生长的影响。杂草高度普遍高于棉花,给棉田中后期管理及采摘带来诸多不便。
二、主要化除技术要点
1、播前土壤封闭。土地平整后,亩用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mL、50%乙草胺乳油~mL兑水30~40kg,或96%禾耐斯乳油50~60mL、48%氟乐灵乳油mL~mL兑水40-50kg,用大中小型车载机动喷雾器喷施。为防止药效挥发,药后要及时耙地,浅混土深度3~5cm成待播状态,可有效控制头水前杂草的发生及危害。
2、苗后茎叶处理。待棉花出苗后,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50~60mL、15%稳杀得乳油50mL,或4%喹禾糠酯(喷特)60~80mL、5%精喹禾灵乳油50~75mL,兑水30~4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当3叶1心或高度小于30cm时),亩用4%喹禾糠酯(喷特)~mL,兑水40~60公斤进行茎叶处理。针对芦苇防除,当棉田芦苇3~6叶期,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60~80mL或4%喹禾糠酯(喷特)mL,兑水50kg茎叶喷雾处理。草龄大的棉田可适当加大药量。
三、注意事项
一是使用的除草剂种类要适合。同样是除草剂,分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两种,所以要科学选择使用;二是注意剂量要准。除草剂的使用剂量相对严格,不可过量使用,以防产生药害;三是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使用时的气温、土质和兑水量等因素,要按照说明书来操作;四是为确保土壤封闭效果,药前要求土地平整,做到“墒、平、松、碎、净、齐”标准。兑药用井水或清水,要做到二次稀释,药液混匀,喷雾均匀一致,不重喷、不漏喷,药后随即混土;五是施用除草剂的器械要专用,用后要及时清洗,否在盛装其它农药使用易产生药害;六是选择在无风或风小时喷雾(间作田要做到定向喷雾),避免喷到小麦、玉米等作物或果树上,以免产生药害。来源: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阿克苏农技服务、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