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立夏诗经植物之瓜豆永好
TUhjnbcbe - 2022/5/14 17:40:00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瓜豆永好

作者:青谷

立夏来时,犹如炎热大地上渐渐初升的雾气,把瓜果飘香的世界带来了。

一直以来,我们的饮食基础是大米、小米、大麦、小麦、玉米等草类作物,高粱、燕麦、黑麦也是。但必须承认,我们还是不折不扣的“食果动物”。不妨闭眼想一下,我们曾吃过甘甜爽口的瓜果有多少种,知道和听说过的一定更多。

绵绵瓜瓞。

──《大雅·绵》

周人开创基业的漫长历史(共九章),就用这短短四字起兴,喻示大瓜小瓜蔓延不绝的生命,可见瓜类植物在先人生活中地位多重要。延伸到穿衣,绵的古体字为“緜”,用一等丝帛做衣料,衣食丰足,表明了生生不息的气象。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小雅·南有嘉鱼》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大雅·公刘》

“瓠”和“匏”加上“壶”,按《中国植物志》的说法,它们是葫芦科攀援植物的变种瓜。古时宴会上有美酒,也有鲜鱼,有瓠、匏、葫芦作佳肴,连饮酒器皿也用成熟后木质化的外壳,经煮晒处理后制成的瓢。

葫芦年约翰·辛格·萨金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瓠果的拉丁语本义为大的、成熟的。《庄子》中惠子告诉庄子,他种了一种大瓠果,因觉得“大而无用”,把它击破了。后来就有“瓠大之用”的成语,比喻对事物用法不同,产生效果也不同。在法语、英语、荷兰语演化中,瓠果又有甜瓜、葫芦或南瓜等不同单词的表达。在美洲热带原产地,瓠果又称番木瓜。剖开革质的果皮,果实中央有许多小种子。人们并不吃这些味道辛辣难以下咽的种子,而吃它甜美的肉质果实。

众所周知,第一个中国皇帝秦始皇曾制造了血腥残暴的“焚书坑儒”事件。可人们未必了解,甜瓜在这震惊历史的暴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冬天,秦始皇在骊山山谷温暖的地方种瓜,他利用冬天产瓜的奇异现象,把国内儒生都吸引来参观,趁机把他们活埋了。秦始皇的做法,是抓住天下儒生有好奇心的特点,于是让甜瓜“不知情”地充当了不光彩的诱饵。

想捋清看似简单的果实问题不容易。冠以瓜名的水果,常常使人陷入难以分辨的混淆中,就连果实分类学家也觉得眼花缭乱。比如丝瓜、*瓜、西葫芦、苦瓜、佛手瓜是真正的蔬菜还是水果?为避开叫人进退两难的问题,就模棱两可称“蔬果”。但“蔬菜”的定义是厨房用语,有主观随意性,而非科学用语。否则,连植物都不是的蘑菇怎会划分为蔬菜呢?

丝瓜(中国)齐白石(-)

瓜果这名称,简直可以泛指任何可食用的瓜类。在过去的年里,植物学家定义了多种不同果实的专业名称,感觉非常振奋人心。然而,世上还有无以计数的果实,仅热带地区就约有种可供食用的水果。笋瓜、节瓜、印度南瓜,都是葫芦科中可食用的瓜类,包括爪哇*瓜、沙漠西瓜,还有来自地中海的喷瓜和短穗的爆炸瓜(炮弹果)。

爪哇*瓜看上去毫无特色,它的种子从果实裂口中飘落,飞到雨林边缘很远的地方。这非凡滑翔的特点,吸引了奥地利飞机设计师埃特里希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夏诗经植物之瓜豆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