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图说探秘德昌傈僳族ldquo火草织
TUhjnbcbe - 2021/8/1 1:09:00

德昌傈僳族深居大山,

火草遍山皆是。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勤劳聪明的傈僳族先辈们很早就发明了火草织布技艺,

并在本民族内相传至今...

傈僳族自织的布俗称“火草布”,系用山上生长的一种当地人称火草的植物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捻成线晾干后织入麻布中,形成独特的麻布。火草麻布绵软洁白,结实耐磨,冬暖夏凉,因此被赞誉为麻布中的极品。

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目录。13岁就掌握此项技艺,且能独立完整操作的傈僳族妇女李从会,据说是四川省该项目目前唯一的传承人,更是令人敬佩。

傈僳族的织布工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火麻线,一梭为火草线,然后交织而成。火草线是用山上生长的一种当地人称火草的植物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捻成线晾干后织入麻布中,形成独特的麻布。

此类麻布制作,过程繁杂、技艺把握难度大。几乎每年从布谷鸟叫开始,种麻、育麻、扯麻、扯火草、织布、做衣等环节,要依次进行。而割麻、制麻线到织布,就有几十道工序,十分费时耗力。织一件衣服,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呢。

“火草”,是傈乡沟边和山坡上常见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火草叶片和根部长满*白色细毛,可以收下晒干作火镰打火用的火绒。

相传古代用燧石取火时,也多用其作为引火的易燃物,火草以此而得名。

火草每株有5~10片叶子,为尖矛状,叶背为薄膜状的白色纤维,交织无序,

可以撕下捻线,多与麻或棉混织成布料。

用火草布织成的衣服,透气性和保暖性都很好,有如时下棉毛混纺的效果。

李从会说,火草织布从种麻、收麻到捻麻、扯火草、捻火草线,断断续续就是要一年光景。捻麻细心的傈僳妇女们把刮好的麻线扎成小捆再晾晒一次,然后再把它绕成团,将两根细麻丝捻成一根粗线(俗称吊线)。纺麻在不停的回线、挽扣中,傈僳妇女右手摇纺车左手牵线,纺出了一团团细匀合适的线碇。再将麻线用回线耙绕上,挽成扣准备入锅。煮麻煮麻线特别讲究。首先往大锅内参入清亮的山泉水,再放入麻线微火慢慢煮。再筛一些灶灰,按比例适时选三次放入锅内与麻线混煮,一天之内用锅铲翻和搅伴10来次。微火煮上一天一夜后,取出煮软的麻线背到河沟里,用劲搓揉、用山泉水漂洗,再背回,又一次将麻线放入锅里煮。

这次要用羊油煮米浆染。看麻线多少,适当将一些羊油放入锅里细细浸在麻线上,再细磨些米浆慢慢染在麻线上,又白又软的麻线便可以晒干后作纺线了。

刮火草傈乡的坡上沟边都长有野生火草。最好的火草多生长在岩坎或沟边。采摘很艰难也费时间,甚至有摔下悬崖的危险。

用心才能织出好火草布

李从会坐上织布架,边演示边讲解。她先将火草线绕在线耙上,再有力绞、用力拉,拉出如金丝绸缎般细匀,再把火草线洗净晾晒干后绕成碇,装入木梭子作织布时用。

她说牢实耐磨、冬暖夏凉的火草衣裙陪伴着一代代傈僳人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古老的火草布技艺,看似简单做起来难,每次坐在织架上都是一次新的考验。

织布的疏密、精细、均匀程度,

要靠织者的心意和娴熟的技巧来完成。

织者坐在织布架上,

用脚踩动脚下的圆木条,

圆木条会带动架机一上一下,

把穿好的线平均地分成整整齐齐的份儿,

这时织布者就把火草线或麻线放到中间,

然后再踩一下圆木条。

如此反反复复的“嘎吱、嘎吱”间,如白云般的一匹匹火草布,

在傈家女聪慧的巧手中织出来……

文/图凉山日报特约记者杨国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说探秘德昌傈僳族ldquo火草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