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1月下旬,马上进入12月份了,北方的温度还是比较冷的。但是,大多数地块的冬小麦田长势都很好,整体来说比较健康,从远处望去可以说是郁郁葱葱,麦苗也比较整齐。但是,也有不少地块的麦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怎样防治呢?其实冬小麦苗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咱们农民朋友在管理时要“对症下药”,少花冤枉钱。
第一种、小麦除草剂药害导致麦苗发黄:与其它的麦苗发黄不一样
由于近几年小麦田野麦子越来越厉害,防治难度加大,而且防治的最佳时间都在年前,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往往时不时地就会听说谁谁的麦子出药害了。对于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导致的麦苗发黄,咱们要看清楚它的外在表现以便“对症下药”,因为除草剂药害导致的麦苗发黄与其它情况不一样,下面咱们看看除草剂药害的3个表现。
下面是干货。总的来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呈现不规则状;具体来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在小麦上主要有3种外在表现:一是冬小麦苗呈现干尖、黄叶;二冬小麦苗出现植株畸形,生长不健康;三是冬小麦苗萎蔫干枯,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冬小麦麦苗都会发黄,药害严重的会影响最终小麦的产量。
今天咱们不再详细说小麦田除草剂是怎样产生药害的,这与很多因素都有关,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另外在前面的文章里咱们也具体说过,今天咱们主要说说出现药害后怎样补救。小麦田除草剂药害救治的大原则是“宜早不宜晚”,因为药害越到晚期越难恢复。对于药害,咱们农民朋友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
救治药害主要有2个步骤:第一步是喷清水,冲掉残留除草剂药液。咱农民朋友们先不要着急喷药,应该马上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植株喷2-4次,冲掉小麦叶片上除草剂残留量,避免药害扩大;另外,对药害已经连片的小麦田,应灌水,使小麦根系大量吸水,来降低小麦植株体内的浓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药害。
针对药害性质,应该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剂来缓解。所以,第二步就是喷施解药害的药,芸苔素是一定要用的。这里有两个配方,一是芸苔素+尿素,另一个是芸苔素+赤霉素,这两个配方都要按照产品说明来用。具体做法就是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将药剂喷在小麦叶片的正反面上,喷后大约过6、7天,小麦茎叶生长便可恢复正常,咱们就会看到“起死回生”的效果了。当然,药害太严重时也不好恢复。
第二种、小麦根腐病导致麦苗大量发黄:小麦根腐病重在预防
小麦根腐病为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小麦根腐病不但危害冬小麦的幼苗,还危害成株的根、茎、叶、穗,可以说危害很大。在年前,小麦根腐病主要危害冬小麦的幼苗根茎部。小麦幼苗得病,小麦芽鞘和根部会变成深黄褐色,甚至腐烂;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冬小麦的叶鞘发生黄褐色腐烂,严重时甚至导致麦苗死亡。
咱们看清楚这个症状后,再采取有力措施。1、选种:根据自己的地块选用适合当地的抗根腐病的小麦品种,有黑胚的种子不能用;2、轮作:尽量与豆科作物轮植;3、拌种:在种植小麦之前,必须拌种,建议用含有苯甲嘧菌酯、咯菌腈成分的种衣剂;4、喷药:有的农民朋友不习惯拌种,那就得喷药了,建议选用含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芸苔素的药剂喷雾,但最好在根腐病发生初期喷药,越晚效果越差。
第三种、冬小麦田杂草过多:致使冬小麦营养被夺取,出现麦苗发黄
冬小麦田内杂草过多,与小麦争夺营养,也很容易导致小麦苗出现发黄现象。冬小麦田的杂草以野麦子为主,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叫法,按照咱们自己的叫法,野麦子包括节节麦、燕麦和雀麦。其中,节节麦的防治是最难的,使用药剂单一且要求条件高。由于小麦田杂草过多,它们与小麦争夺阳光、水分、养分,所以小麦苗会发黄。
像这种情况,冬小麦田杂草过多,那就必须防治,在防治小麦田杂草时一定选择温度在10℃以上的晴天喷药,千万别产生药害,产生了药害,小麦叶片还是发黄,影响产量。除了温度以外,喷药时必须要二次稀释,另外不能有大风、降温、霜冻等不良天气,同时地里不能有积水,因为这些都有可能会使除草剂出现药害。
第四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致使冬小麦生长不良,出现麦苗发黄
农家肥未腐熟,那么它在发酵过程中会有毒气体放出,冬小麦幼根受到伤害,自然导致麦苗发黄。还有现在大多数都是秸秆还田,如果没有好好整地或者翻耕不均匀的话,就很可能出现麦根被架空,因为小麦种子就是悬空的,这样本身就会导致小麦苗生长不良,再加上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小麦苗大概率会发黄。
实际上,在冬小麦种植中,咱们是提倡施用农家肥的,因为常年使用化肥的副作用已经出现。农家肥的使用是个好事,可以提升地力,但一定要用腐熟的农家肥,否则事如其反;当前,大多数小麦田都是秸秆还田,所以仔细整地是有必要的。除仔细整地之外,一定要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第五种、冬小麦早衰或缺乏营养元素:也会使小麦营养不良,出现黄苗
冬小麦早衰往往是播种时间过早导致的,由于播种时间早,小麦生长的时间就偏早,所以所处温度也会相对较高,这样小麦就会在前期生长过于旺盛而出现早衰,外在表现就是苗黄、抗冻能力差。还有缺乏营养元素的小麦苗也会发黄,比如说底肥差,缺氮,小麦缺乏营养元素,那么苗黄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适时播种外,叶面喷肥是补充营养的有效方法。磷酸二氢钾+尿素,被称为万能叶面肥配方。磷酸二氢钾是化肥精,尿素是高氮肥,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肥料,水溶性好。喷施后,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寒、抗冻、抗病的能力,补充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等成分,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使叶片更加浓绿,防止早衰,达到增产增重的目的。
第六种、孢囊线虫危害小麦:小麦苗叶片发黄
孢囊线虫是一种植物寄生线虫,对禾谷作物、水稻、马铃薯、土豆等经济作物影响很大。孢囊线虫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可以说发生极广泛。小麦是禾本科作物,也会孢囊线虫侵害的对象。被孢囊线虫侵袭后的小麦,不但麦苗发黄,而且会使产量受到很大的损失。
被孢囊线虫侵害的小麦,主要在根部受害,小麦根部呈现麻窝状,就是孢囊线虫侵害的特征。孢囊线虫以土传为主,当年不及时防治孢囊线虫,到了第二年往往会更严重,甚至防治孢囊线虫可能要连续防治两三年才能见效果。那么当冬小麦发现这个害虫时,如何缓解?只能用药剂。目前,发现防治孢囊线虫比较好的药剂有噻唑膦、阿维菌素,通过浇水渗入地下,但是只能控制,要想根治最好轮作。
第七种、地下害虫咬根:地上小麦苗发黄,一般在第二年返青后居多
地下害虫主要是咬根,一般在第二年返青后危害小麦根系,那么地上部分就会发黄。小麦常见的地下害虫有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根部、茎基部;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蠹蚍、地蝲蛄、剪柳仔、土狗子等等,可见其危害十分广泛。地老虎,种类很多,比如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均以幼虫为害小麦,小麦田杂草越多地老虎越多。
防治小麦田地下害虫,一是轮作,可以降低害虫虫口;二是小麦拌种,使用包含毒死蜱、辛硫磷等专业的小麦包衣剂,不可乱用;三是撒毒土。今天咱们主要说说发现虫害后的防治,即撒毒土。小麦生长期发生地下虫害,可在苗间挖小穴,将颗粒剂或毒土点入穴中然后盖土,土壤干时也可以点浇。还有,用毒死蜱、辛硫磷等乳油兑水后喷在细土上,顺垄条施,随即浅锄。
冬小麦田的麦苗出现发黄,原因有很多种,今天咱们列举了七种比较常见的原因。在管理时,一定要“对症下药”,症状没看准,只是一味用药,不但多花钱而且没效果。关于小麦苗发黄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关于这些,大家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点个赞,分享一下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谢谢。更多关于农村的内容,咱们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