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来临,地下害虫蛴螬的活动逐渐频繁,给草坪和多种园林植物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些害虫的幼虫常潜藏地下,危害植物根系,若不及时防治,可能导致植株死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蛴螬的危害不仅限于草坪,还包括麦冬、三叶草、牡丹、芍药、萱草、银杏、樱花等多种园林植物。这些害虫的泛滥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破坏园林景观的和谐与美观。
2*形态特征:蛴螬,被誉为土蚕,是鞘翅目昆虫的一种,主要指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这些幼虫根据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和腐食性三大类,其中植食性蛴螬的食性极为广泛。在形态上,它们通常体形肥硕,常以C型弯曲,颜色以乳白色为主,少数为黄白色。头部特征明显,大而圆,颜色黄褐色,上颚突出,而腹部则肿胀明显。背部遍布横皱纹,体表细毛稀疏,且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的数量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重要特征。例如,华北大黑鳃金龟子的幼虫拥有3对刚毛,而黄褐丽金龟的幼虫则有5对。此外,它们还拥有3对胸足,后足尤为长壮。腹部被细分为0节,其中第0节为臀节,臀节上的刺毛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区分种类的重要依据。幼虫形态蛴螬的幼虫,呈现出体形肥硕、常以C型弯曲的特点,颜色以乳白色为主,少数为黄白色。它们的头部特征显著,大而圆,颜色为黄褐色,上颚突出,而腹部则肿胀明显。背部遍布横皱纹,体表细毛稀疏,并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的数量是区分不同种类蛴螬的重要特征。例如,华北大黑鳃金龟子的幼虫拥有3对刚毛,而黄褐丽金龟的幼虫则有5对。此外,这些幼虫还拥有3对胸足,后足特别长壮。腹部被细分为0节,其中第0节为臀节,其上的刺毛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区分种类的重要依据。成虫形态蛴螬的成虫,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它们通常拥有坚硬的外壳,以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不同的种类,其成虫的体型、颜色以及习性都有所不同。例如,华北大黑鳃金龟子的成虫,体形较大,颜色以黑色为主,而黄褐丽金龟的成虫则体形较小,颜色以黄褐色为主。此外,这些成虫还拥有发达的口器,用于取食和交配。它们的翅膀也各具特色,有的种类翅膀发达,善于飞行,而有的种类则翅膀退化,不善飞行。这些形态特征的变化,不仅体现了蛴螬种类的多样性,也为我们研究其生态习性和进化历程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生活习性蛴螬的幼虫与成虫均习惯在土中度过冬季。成虫表现出假死性和负趋光性,它们白天会潜伏在土中,而到了晚上8点后则开始觅食等活动。这些成虫对未腐熟的粪肥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它们的活动与土壤温度紧密相关,当0cm深度的土温达到5℃时,它们会开始出现在土表,而在3-8℃的温度范围内,它们的活动最为频繁。当温度超过23℃时,它们会移至更深层的土壤中。随着秋季土温逐渐降至适宜范围,它们又会重新移向土壤上层。成虫在交配后,通常会在松软且湿润的土壤内产卵,每头雌虫可产约00粒卵。一般而言,每-2年会发生一代蛴螬,它们主要在春秋两季造成严重的危害,一旦植物因它们而枯死,它们又会转移到其他植物上继续为害。危害症状蛴螬的幼虫常栖息在土壤中,它们主要在草坪或植物根系的表层活动,以咬断草坪和植物的根、茎为乐,其断口十分整齐。这样的行为不仅阻碍了根系的生长,还影响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输送,进而导致地上部分出现萎蔫的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草坪会大片的枯黄,植物的叶片也会发黄并萎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受害的地块会连年受到蛴螬的危害,且危害程度会逐年加剧。而蛴螬的成虫则以植物叶片、花蕾、花器以及幼芽等为食,它们会在叶片上留下孔洞或缺刻,严重时甚至会整个吃掉叶片,仅留下叶脉和基部。幼虫对草坪的危害症状当蛴螬的幼虫在草坪中活动时,它们会以草坪的根、茎为食,造成断口整齐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阻碍了草坪根系的正常生长,还影响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吸收与输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害的草坪会出现大片枯黄,植物的叶片也会逐渐发黄并出现萎蔫的症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地块受到蛴螬幼虫的危害,这种危害往往会连年加剧,给草坪带来持续的损害。幼虫对其他植物的危害症状
除了草坪,蛴螬的幼虫还会对其他植物造成危害。它们会以植物的根、茎为食,导致断口整齐的伤害,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害植物无法有效吸收和输送水分及养分,进而出现叶片发黄、萎蔫等症状。与草坪相似,这种危害也具有连续性,一旦地块受到幼虫的侵害,往往会导致连年的损害加剧。成虫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蛴螬的成虫同样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它们会啃食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留下整齐的缺刻,严重影响植物的外观和生长。受害植物因叶片受损而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导致产量减少,甚至整株死亡。这种危害同样具有连续性,一旦植物受到成虫的侵害,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防治措施
面对蛴螬成虫对植物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成虫对植物叶片、花朵和果实的啃食,从而保护植物的完整性和生长潜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轻受害植物的损伤程度,帮助其迅速恢复健康,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措施针对蛴螬成虫的危害,我们提出以下防治策略:首先,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特点,可以通过设置黑光灯来诱杀它们。其次,在成虫活动期间,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或毒死蜱等药剂,按照倍的比例进行喷施,以实现对成虫的有效防治。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轻成虫对植物的损害,保护植物的健康成长。
3、幼虫防治措施:当发现蛴螬幼虫时,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使用辛硫磷、毒死蜱、克百威、二嗪磷或噻虫胺等颗粒型药剂进行撒施,随后进行浇水,以确保药剂能够均匀作用于土壤。一般而言,每㎡的面积施用2-4kg的药剂即可。为保证撒施的均匀性,可以将药剂与沙子混合后进行撒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蛴螬幼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②使用辛硫磷/毒死蜱乳油进行喷施将ml的辛硫磷或毒死蜱乳油兑入40-50kg的水中,然后均匀喷施在㎡的面积上。喷施完成后,进行浇水喷淋,确保药剂能够深入蛴螬的活动层,从而有效杀灭害虫。
③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在蛴螬发生时,还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方法。例如,撒施“白僵菌”或“绿僵菌”的高孢粉。这些微生物能够穿透蛴螬的体壁,并在其体内大量繁殖。绿僵菌会逐渐溶解蛴螬的体壁、脂肪组织和肌肉,最终导致其死亡。而白僵菌产生的孢子在昆虫体内会长出菌丝,使昆虫逐渐僵硬而死亡。④利用蛴螬对气温的敏感性,在冬春交替之际和盛夏时节,当温度达到极端时,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蛴螬会被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环境下,迅速失去活力,从而达到消灭蛴螬的效果。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