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的拼音为JīnSīTáo。这种中药材不仅名字独特,更有着卓越的清热解毒和祛风湿功效,为众多中医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
别名土连翘、五心花(《湖南药物志》),金丝海棠、木本黄开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桃的全草。在夏季或秋季,可以采摘其叶片鲜用;而根部则全年均可采收,既可鲜用,也可晒干后切片或研末使用。
生境与分布金丝桃,这一别名土连翘、五心花的神奇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它属于半常绿性灌木,株高约70厘米。小枝形态圆柱形,光滑无毛。叶片对生,无柄,纸质,呈现长椭圆形,尺寸在4~9厘米长,5~5厘米宽,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抱茎生长,边缘全缘。叶片上面为绿色且光滑,下面则略显灰绿色。聚伞花序顶生于枝条上,花朵颜色鲜黄,直径3~5厘米。萼片呈现卵状长椭圆形,长约8毫米。花瓣5片,形状阔倒卵形,长5~5厘米。雄蕊数量众多,与花瓣等长或略长。花柱细长,先端分为5裂。蒴果为圆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室间5裂,花柱与萼片在成熟后仍会宿存。金丝桃的花期和果期通常在6月至8月间。
性状金丝桃的全草长度可达80厘米,整体光滑无毛。其根呈现圆柱形,表面为棕褐色,栓皮容易成片状剥落,断面不甚整齐,中心可以看到微小的空洞。老茎较粗壮,直径在4至6毫米之间,表面颜色浅棕褐色,可见对生叶痕,栓皮同样容易剥落。质脆易断,断面不齐,中空明显。幼茎则较细,直径在5至3毫米范围内,表面较为光滑,节间呈浅棕绿色,节部则深棕绿色,断面同样中空。叶片对生,略带皱缩,完整叶片呈长椭圆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中脉明显突起,可见透明腺点。气味微香,味道微苦。
显微鉴别在根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木栓层由约0余列细胞组成;皮层细胞类圆形,其中散布着少数分泌腔,直径约为-8微米;韧皮部也有分泌腔,大小与皮层相似;形成层清晰可见;木质部宽广,导管呈放射状排列;髓部较小,其中薄壁细胞类圆形,并含有草酸钙簇晶。
茎的横切面则显示,老茎的木栓层由8列扁长方形棕色细胞组成;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散布着分泌腔,直径0-6微米;韧皮部也有少量分泌腔;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细胞木化,木纤维发达,导管多为单列放射状排列;髓部较大。幼茎的表皮细胞为长方形,细胞壁略增厚;皮层较宽,其中散布着分泌腔和微木化的纤维束环带状排列;韧皮部也有少量分泌腔。其余结构与老茎相似。
叶的横切面显示,上下表皮均由列切向延长的长方形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为列长柱形细胞;海绵组织中散布着分泌腔;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上下表皮侧有厚角组织;韧皮部宽阔,其中分泌腔断续排列成环状。同样含有草酸钙簇晶。
归经与性味金丝桃归心、肝经,其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腰痛、蝮蛇和银环蛇咬伤等病症。治疗疥肿:将新鲜的金丝桃叶片与适量食盐混合,捣烂后外敷于患处。应对漆疮与蜂螫伤:将金丝桃根磨成粉末,用麻油或烧酒调匀后,局部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