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小溪交汇处的二、三级台地及南部长虫梁的缓山坡上,总面积万平方米,是我国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遗存。
年至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地湾遗址进行了为期7年的连续性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平方米,出土陶、石、骨角器等各类文物八千一百多件,清理出各时期的房址二百四十多座,灰坑和窖穴个,窑址38座,墓葬79座,收集各种兽骨标本一万七千余件。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对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系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大地湾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把大地湾遗址公布为首批“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地湾遗址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开发前景。它包括了三个阶段的遗存,即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的常山下层遗存。经碳14年代测定,遗存距今—年,上下跨越三千余年。最早的遗存比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还要早年,是西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之一。
大地湾遗址不仅出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彩陶精品和雕塑作品,而且出土了最早的粮食标本和绘画作品,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消防措施和最早的度量衡器以及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混凝土。它以其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享誉考古界。在我国同类遗址中,像大地湾这样年代久远、内涵丰富、保存尚好、价值很高的遗址,如果说不是唯一的,也是罕见的。
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之一,其中彩陶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文化。大地湾一期彩陶纹样很简单,最常见的样式是在圆底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纹。这种最早的彩陶花纹样式,犹如曙光中的一抹朝霞,它将中国彩陶文化产生的时间上溯至距今年。这和国外目前发现最早含有彩陶的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和哈苏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这充分说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区域之一。
大地湾一期彩陶钵口沿内和部分彩陶片的内壁发现有十余种红彩符号,由直线、曲线构成,形状有竖道、箭头形、近X形和植物状纹样。同时,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圆底彩钵口沿外的黑色宽带纹上发现了十几种刻画符号。这些符号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资料。难怪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标记,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大地湾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策源地之一。在大地湾H出土的炭化植物种籽,经鉴定是禾本科的黍(俗称糜子)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这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的。国外目前报道的最早的黍,出士于希腊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时代同大地湾H相当。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以大地湾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以农业闻名于世,约有年的农业文化史,我们在大地湾遗址中看到了它的溯源。
大地湾遗址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雕塑作品。代表作品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细泥红陶,头的左右和后部披发,前额垂一排整齐的短发,眼和鼻都雕空成洞孔,两耳各有一穿孔。腹部以上施浅红色陶衣,黑彩,画三排弧线三角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美感和神秘感紧紧地咬合,交织出节奏和韵律,通体造形富于活力,充满生机,不愧为一件军见的原始艺术精品!
大地湾遗址F出土的地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地画位于室内近后壁的中部居住面上,长1.2米,宽1.1米,有人物和动物图案。上方正中的人物身躯宽阔,姿态端庄,似一男子形象。左侧人物则身躯狭长而略有弯曲,细腰、胸部突出,显系女性。正中人物下方有一方框,框内画着两个头向左的动物。这幅地画距今约有五千多年历史。地画虽然用笔粗犷古朴,但廖寥数笔,却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它不仅在考古和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绘画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湾遗址F原始宫殿遗址的发现,举世震惊。它是由前厅、后室、左右侧室及门前棚廊式建筑所组成的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它摆脱了延续数千年的半地穴的窠臼,既开了我国后世房屋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又是中国宫殿建筑的雏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厅内壁和居住面上粉饰一层坚实的混合石灰面,经考证、打压测试、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其抗压强度均相当于今之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在居住面下铺垫有15-20厘米厚的“人造轻骨料”防潮层,这种居住面的处理和防潮层建筑材料的运用,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该遗址中还发现了中国最原始的消防实例,即在室内所有木柱子周围采用了用草拌泥裹柱子的防火措施。同时发现了一组我国最早的陶制量具,还有几件骨匕形器上的等距刻度,都是最早度量衡的实物佐证。它们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近四千年,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和度量衡史等,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我们试想:要营造这样宏伟的建筑,没有高水平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是不行的,没有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技术人员也是不行的,没有权势者组织劳动力共同营建更是不行的。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条件下,出现这样类似宫殿的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科学技术水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它也有力地说明,早在前,我国建筑师们惊人的创举,已把建筑科学技术推向高峰。它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和玛雅文明的宗教建筑相媲美,它们在不同地区喷发着古代文明的火花。
总之,F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正如我们长期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专家李迪教授所言:“这是数千年前中国首批科技成果之一,在世界上也是空前的,值得大书特书。”
为了保存大地湾这一珍贵的史前遗迹,近十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F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高11米、面积达平方米,现代化框架结构与传统风格相结合的保护大厅。重点遗址区已征用遗址保护用地八十余亩。在原遗址回填的基础上复原起大地湾一期、仰韶早期的房屋各一座,并在复原的仰韶早期房屋内摆布了复制的陶、石、骨角器等器物,雕塑了反映大地湾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活场面的彩色塑像一组三身。在F、F两遗址之上进行了保护性复原。对此,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有关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根据国家文物局提出的保护方案,大地湾以复原原始社会聚落和自然风貌为总体设想,科学地全面地再现原始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建立我国第一个形象生动的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作为考古科学研究基地与开放、旅游、学习的场所。我们已进行的这些基础工作为复原原始社会聚落和自然风貌创造了条件。可以断言,用不了几年,大地湾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将以它特有的原始风貌迎接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