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为01的省道——沪杭公路曾经是沪杭间的第一条公路。以往对该路浙境段称翁金线。“翁”指海宁的“翁家埠”,“金”指平湖的“金丝娘桥”。这条公路是我省民国时期最早建成的道路,也是一条承载悠久历史印迹的老公路。它经历了沧桑岁月到如今嬗变为充满现代气息的通衢大道实在不易,人们惊呼:“耄耋老公路,焕发新春天!”
环浙骑游经翁金线
从地图上看,沿杭州湾北岸线,自西南东北走向有一条蜿蜒的细线。它由杭州清泰门为起点,经七堡、乔司、翁家埠、海盐、乍浦、平湖(金丝娘桥)至上海外围的金山嘴后进入市区,全长.20千米,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
据《杭州交通志》(年版)记载,年为省道修建议案中浙苏线首段——杭州清泰门至临平段,长28千米,年由杭海二县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年改为杭(州)平(湖)线,市境内自起点经乔司至翁家埠。年由省投资,改线改建清泰门经乌龙庙、七堡至乔司段16.58千米。乔司至金丝娘桥段(上海交界)也于同年竣工。当时部分路基利用钱塘江的海塘改筑,故此,路面高出农田村庄3米多,又呈弯弯曲曲线型走向。沪杭公路始筑是杭海公司董事会,每年向各路段海塘管辖部门塘工局付清地价费元,却一直没有买下路基。年10月,沪杭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因全线系泥结碎石路面。一到雨季,各类车辆勉强通行,有时完全瘫痪,司机和路人叫苦连天……但是,对海盐等地百姓来说,常年累月濒临海边,沪杭公路不仅仅是一条道路,也是一座防海堤,是防范海浪和海水对村庄冲击的第一道屏障,它护卫着农民种植的庄稼,保卫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
年10月10日,沪杭公路通车典礼
沪杭公路开通典礼(年)
沪杭公路首次试车合影()
沪杭公路汽车轮渡()
抗战爆发后,公路屡遭日机轰炸,年久失修,路面坑洞连片、残破不堪。但在当时陆路运输线路奇缺的情况下,沪杭公路保持时通时断态势。所幸当时公路两旁栽着不少阔叶树木,成长飞快,保护了公路运输车辆免遭敌机骚扰,又掩护了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如今这批公路行道树已长成合抱之围,严密拱卫着公路的上空。
抗战胜利后,年1月,由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押送日军战俘抢修公路草率收工,各类车辆只能勉强通行。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写到:年日本宣布投降后,由于缺乏运输条件,很多日军部队滞留在中国境内,由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看押。11月前后,让滞留还未回国的日军第六十一师来整修国道沪杭公路。日军六十一师团的工程军官还专门交了一份修复公路的计划书,计划书上的每个细节都可以彻底执行。黄仁宇以参谋身份监督日军修复沪杭公路。他回忆到:“在工程期间,日本兵分配到村里居住……因为日军在战时的残暴仍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一度担心战俘和居民之间会起冲突。不过,什么事都没发生。只有一起事故,几个日俘在户外生火,结果风势太大,一户民宅的茅草屋顶被烧坏了一部分。结果日军被迫惩罚士兵,以一整团的人绝食一天,省下这些战俘伙食费来赔给屋主……”至解放前夕,公路路面仍旧千疮百孔。
老沪杭公路两旁茂盛的行道树
年5月,杭州解放,01省道(沪杭公路)恢复通车。公路养护人员进行多次整修与改造,路况逐年上升,成为余杭境内路况稳定且正常通车的国省道干线之一。现今上海和杭州之间的公路已高度发达,仅高速公路就有三条。国道省道就不说了。
年11月,《国家干线公路网》颁发中七堡至乔司段归属国道,01省道余杭段起点调整为乔司,区境内全长5.6千米。年,国道改由临平经半山至杭州艮山门,01省道余杭段恢复原定线路——翁金线。年后,随着杭甬、杭浦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翁金线一度被边缘化,不再作为交通干线公路使用,而是成为乡村道路功能运行。直至年,该路以建成“中国最美主郊野绿道”为目标,海宁段率先启动了“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建设,翁金线被逐步打造成生态绿道,种满银杏、桂花、樱花等乔木,着意打造“丹枫迎秋”“樱花雪月”“姹紫嫣红”和“兰薰桂馥”的四时胜景。
年12月,01省道余杭段至海宁东西大道(沪杭复线),按平原微丘二级加宽公路标准建设,至年11月竣工通车,被评为市级优良工程。年全省公路普查,省交通厅对省道进行调整:01省道余杭段改为起自九堡经乔司、翁梅、终于余杭与海宁交界的高地村,全长8.6千米。与此同时,全长6.千米,原外乔司至翁家埠公路,改为县道。年至今,01省道余杭段路容路况优良,全程路灯、安全附属设施等标志标线及绿化工程样样齐全。
01省道——沪杭公路,是一条有众多历史故事的公路。在翁金线北团桥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块写着“老01省道碑记”几个大字。这是年5月,这里的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为老沪杭公路竖立的大理石碑。透过这块小小的石碑,我们看到了老沪杭公路远去的辉煌和我们已逝的光阴。(作者:祝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