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
麦穗夜蛾别名秀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剑纹夜蛾亚科秀夜蛾属。
麦穗夜蛾在我国分布区有甘肃、陕西、四川、新疆、西藏、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在青海省主要分布区有海东地区6县(民和、乐都、平安、互助、化隆、循化县),西宁市三区及市辖三县(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及大通、湟中、湟源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共和、兴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尖扎县,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国外分布于日本、西伯利亚、欧洲、加拿大等地。
二、危害
在我国麦穗夜蛾危害较重的地区为青海和甘肃。该虫是青海春小麦、青稞作物上的食粒性害虫,属常发性害虫。年青海省第一次农作物病虫害调査报告中记载,在互助、西宁、湟中等县发生较重年全省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记载,在民和、互助、大通、平安、循化、西宁、湟中、门源等县发生为害。一般危害率为5%。至20世纪90年代,危害率为20%~30%,最高危害率达80%。小麦受害后损失率为10%~20%,最高者达50%。在甘肃省该虫主要发生在河西走廊沿祁连山的晚熟春麦区和中部的太子山、马卸山等高寒阴湿地区。除危害小麦外,还可危害青稞、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雌穗以及冰草、芨芨草等禾本科杂草。
三、防治技术
1.防治策略
应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把各种防治措施结合起来,形成综合配套的防治技术体系,即能将害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
2.农业措施
1深翻土地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或田块,封冻前深耕翻土,破坏幼虫越冬场所,消灭部分幼虫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减少翌年危害。
2轮作倒茬麦穗夜蛾主要危害麦类作物,因此,要尽量避免麦穗夜蛾嗜好的作物连作,一般应与马铃薯、油菜、豌豆、中药材等作物轮作,切断其食物链,控制其危害。
3设置诱集带在小麦田四周及地中间按规格种植青稞或早熟小麦,则能诱集成虫产卵,待诱集带产卵后幼虫转移前,将诱集带及时拔除销毁或喷药杀死幼虫,就会大大减少虫源达到保护大田小麦不受危害的目的。
3.生物措施
性诱剂诱杀:在成虫发生期间,用麦穗夜蛾性诱剂诱杀雄蛾,诱芯呈S形分布于田间,一般每个性诱剂诱芯可控制66m2面积上的麦穗夜蛾,每个诱芯使用时间为15d左右。使用时应注意性诱剂要高出作物生长点20~50cm,将硅橡胶诱芯用细铁丝穿起悬挂于盆口中心处,诱芯距离水面0.5~1.0cm,水盆每日傍晚及时补水及洗衣粉,从而减少成虫交尾概率,降低幼虫密度。
4.物理措施
1杀虫灯诱杀利用麦穗夜蛾的趋光性,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以棋盘式或闭环式分布,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
2糖醋液诱杀按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原药1份调匀装在盆里,于成虫发生期放在田间四周,每公顷放45~60盆,每5~7d换一次糖醋液。每天早上捡去死虫,盖上诱盆,以防日晒雨淋而失效,傍晚再把盆盖掀开以诱杀成虫。
5.化学措施
用化学农药防治麦穗夜蛾,应掌握多数幼虫发育在四龄前进行,可选用或轮用的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mL对水喷雾,防治效果为7%~93%;11%氰·唑酮乳油,每公顷mL对水喷雾,防治效果为91%~95%;2.5%溴氰菊酯乳油,每公顷mL对水喷雾,防治效果为90%~93%;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mL对水喷雾,防治效果为60%~85%。
小麦收割时要注意杀灭麦捆底下的幼虫,可在麦堆地面喷80%敌敌畏乳油倍液或52.25%毒氯乳油倍液,做到随搬运随喷洒,可杀灭老熟幼虫,减少越冬虫量,减轻翌年危害。
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庄稼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