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作为在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桥头堡”中找准着力点
——访中共台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德昭
4月1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桥头堡”实施意见的出台,为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台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德昭。杨德昭表示,文件的出台为黔东南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统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实践。
杨德昭说,从黔东南的产业区位布局上看,“黎从榕”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但其他县市各自产业优势各有特色,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台江要在打造“桥头堡”中赢得更多的发展,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在产业转移承接上寻找新机遇。《意见》提出,以“黎从榕”核心片区和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推动“大湾区企业+贵州资源”“大湾区市场+贵州产品”“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项目化落地,打造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分工和产业协作配套的样板。文件中提到“支持做大台江工业园再生铅及铅酸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台江县将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补齐短板,全力做好用地、用电、用气、能耗等要素保障,“筑巢引凤”承接产业转移。并借助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对口帮扶台江的契机,聚焦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紧盯重点企业,对接优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积极参加主题推介会、高层次产业项目对接会,重点在新能源电池、新型材料、高效农业等方面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将政策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努力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重要支撑。
二是在生态旅游康养上挖掘绿色经济。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贵州发展提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要求,其核心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意见》指出要精准对接大湾区消费升级和游客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功能,建设面向大湾区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目的地。台江将搭乘《意见》的快车,凝聚“天下苗族第一县”的旅游文化积淀,全力打造红阳万亩草场、登鲁“金丝楠木第一村”、长滩“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景点,深入挖掘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等民俗文化精髓,积极推进施洞4A景区申报创建,全力绘就“苗疆百里画卷”。借助浙大二院、医院帮扶台江机遇,创新思路打造康养产业、发展康养经济、建设“康养台江”,推动大健康和大生态深度融合,努力把台江打造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福地。
三是在更宽广胸怀中聚力双向开放。向西开放是我国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强与大湾区开放合作,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是打造“桥头堡”的重要内容。台江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县域实际出发,挖掘释放台江主导产业、生态资源、农业资源等比较优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开展定向、精准、专题招商,努力使各种经济要素资源有序、快速、自由地流动起来,加快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优质生态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后花园,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同时,牢固树立打造“贵人服务”品牌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坚决消除各类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壁垒”,改善投资条件,持续畅通陆路通道,提升通达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
四是在打造共同富裕试验区上为民惠民。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医疗、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大衔接”,努力实现全方位的无缝、高效对接。在教育方面,推动佛山市顺德区优质学校师资力量到台江支教,深化教育“组团式”帮扶向义务教育延伸、向乡村辐射。加强与佛山市职业院校、大型企业合作,推动设立学生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在医疗方面,深化医院医院合作,争取在肝胆脾胃科、内分泌科、骨科等提升优势特色专科医疗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沿海地区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产业方面,依托碧桂园集团、江西壹号农业科技公司、顺德生生渔业公司和贵州民投公司,打造台江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顺德区引入企业及先进管理理念,在共建“粤黔产业园”上共同发力,切实打造粤黔协作“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样板。
杨德昭表示,台江县将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利用好贵州省大力支持“黎从榕”建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契机,乘势而上,苦干实干,奋力推动台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黔东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