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仲景的一方,虽然在药物组成上还有些疑惑
TUhjnbcbe - 2024/9/11 18:07:00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的病候,这个方子出自《伤寒论》第条说:“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它的主要药物组成有:麻黄(去节)二两,连轺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孽)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灸)二两。已上八味,以燎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

一般的医生,都知道这个方子里面有两味罕见药。即连轺和生梓白皮。连轺,多数人认为即连翘根,由于现在市面罕见,基本都用连翘代替。生梓白皮,即梓树皮,更是罕见,现在全都用桑白皮代替了。当然在《医宗金鉴》中,治疗黄疸证,可用茵陈代替。故后世就称此方剂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也有人考究过此两味药,连轺不是连翘,但也不是连翘根。生梓白皮不是梓树皮,更不是桑白皮。古代连翘多用治痈疽、肿毒、坚核、肿痛,宋以前医方中的连翘,就是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黄海棠。现代木樨科连翘多治风热、时毒、头面生疮。在张仲景生活的汉代,“梓树”一词指现代的“梓树”和“楸树”两种植物,认为楸树更显合理,生梓白皮,是楸树的皮。至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我们暂不考虑。

张仲景用此方剂是治疗黄疸的,黄疸病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是有湿又有热,有湿热相当的茵陈蒿汤证,也有热重于湿的栀子柏皮汤证。阴黄是有湿但是没有热,在《金匮要略》里说:“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这是讲阴黄的治法。黄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是寒热错杂的阴黄,它主要是其人阳明素有湿邪,脾胃偏虚寒、大便稀烂,伤寒之邪入里,因为脾胃运化不利,产生了瘀热,瘀热在里,不断薰蒸,所以身体发黄。

此方可看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赤小豆,连翘,生梓白皮,生姜,大枣而成。我们知道麻黄汤的组成有: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那么这个方子为什么把桂枝去掉呢?因为这是“瘀热在里、身必黄”,本来就比较热了,再用桂枝,体内就会更热,所以去掉桂枝,再加一些清热祛湿的药,桑白皮、赤小豆和连翘这些清热祛湿的药。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湿热瘀于体内,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这个方子里面有甘草、生姜和大枣,用的量比较大,就是因为脾胃虚寒,所以用生姜、甘草、大枣安中健脾。

本方在临床上可以治疗条文所讲的身黄之外,还可以用于郁热在里的诸多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表现以郁热在里、肺气失于宣降,出现咳嗽、咳痰、喘促、发热等。此外还可以用治疗郁热在里、不得汗出的急慢性荨麻疹或顽固性肌皮炎、牛皮癣等病。临证把握以脉浮、无汗出,见有里郁热不得外泄,皆可以用此方加减运用。现代临床上,很多医生用此方来治疗皮肤病、咽喉肿痛,以及泌尿系统方面的一些症状。在治疗皮肤疾病时,以皮肤瘙痒,有水泡,有糜烂,或有渗出为特征。在治疗泌尿系统时,要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统疾病。

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辨证要点为表实无汗、里热明显,身体发黄、目黄、身痒等症状。本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疗效非常显著,使用率极高,当然本方根据情况可随症而加减,若湿毒较重,可酌加二花,公英,夏枯草等,若出现糜烂现象者,可酌加苦参,土茯苓,皂角刺等,若瘙痒严重者,可酌加白鲜皮,地肤子等。若血热者可酌加当归,丹皮等。若老年性肤痒症,一般为血虚风燥,宜采用养血凉血润燥,疏风止痒的方法,可酌加生熟地,川芎,防风,何首乌等。

南京同仁堂生物红豆薏米芡实赤小豆薏非养生祛濕霍思燕同款去湿茶淘宝月销量旗舰店¥39.9¥购买已下架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的一方,虽然在药物组成上还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