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典籍摘要
1、《备急千金要方》:“味甘寒涩,无毒,通鼻耳气,主肠澼不足及火疮、金疮,止痛。”
2、《食疗本草》:“主通鼻、耳气,补虚劳不足。干柿,厚肠胃,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
3、《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干柿甘平。健脾补胃。润肺涩肠,止血充饥,杀疳,疗痔,治反胃,已肠风。
4、《名医别录》:“通耳鼻气,治肠澼不足。解酒毒,压胃间热,止口干。”
5、《本草经集注》:“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
6、《冯氏锦囊秘录》:“上主化痰止渴宁嗽,下主肠澼来红不足。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之功也。干柿功效相似,但寒气消减,更能厚肠胃,补不足,润肺止渴。
7、《雷公炮制药性解》:“柿,味甘涩,性寒,无毒,入心、肺、大肠三经。主润心肺,通耳鼻,消痰嗽,清火热,除渴解酒,祛肠内宿血,止口中吐血。忌同蟹食。柿干,润喉降火,补虚杀虫,厚肠止痢。”
8、《本草备要》:“润肺,涩肠,宁嗽。脾肺血分之药,健脾涩汤,润肺宁嗽而消宿血。治肺痿热咳,咯血反胃,肠风痔漏。
9、《药性歌括四百味》:“柿子气寒,能润心肺。止渴化痰,涩肠止痢。”
柿霜
典籍摘要
1、《随息居饮食谱》:“柿霜乃柿之精液,甘凉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咽喉口舌诸病,甚良。”
2、《饮片新参》:“柿霜清血热燥咳,及痔疮便红。”
3、《本草纲目》:“霜: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4、《冯氏锦囊秘录》:“柿霜色白轻浮清肃,上焦治心肺间之热,生津止渴化痰,止嗽喉舌口疮之需。”
5、《本草备要》:“柿霜乃其精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为尤佳。治咽喉口舌疮痈。”
6、《玉楸药解》:“柿霜清心肺烦热,生津解渴,善治痰嗽,消咽喉口舌诸疮肿痛。”
柿蒂
一、典籍摘要
1、《雷公炮制药性解》:“柿蒂,主呃逆。”
2、《饮片新参》“柿蒂,温胃止呃逆。”
3、《本草备要》:“柿蒂止呃逆。”
4、《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治咳逆、噎哕、气冲、不纳之证。”
5、《玉楸药解》:“干柿饼清肺涩肠,消痰止渴,治吐血淋血,痔瘘肠癖,肺痿心热,咳嗽喑哑。”
6、《滇南本草》:“治气隔反胃。”
7、《本草求真》:“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
8、《中药大辞典》:“降逆气。止呃忒、呕哕。”
9、《中华本草》:“降逆下气。主呃逆;噫气;反胃。”
10、《本草拾遗》:“煮服之,止哕气。”
11、《本草纲目》:“古人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三叶豆苷、金丝桃苷、槲皮素、齐墩果酸、熊果酸、没食子酸、白桦脂酸、丁香酸、香草酸等。
2、作用本品有镇静、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生育等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