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讯“一围烟浪六十里”,33平方公里水域的东湖,群山叠翠,绿荫环绕,是坐落于武汉市中心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被称为中国最大城中湖。
年起,“东湖升级计划”启动,从东湖隧道到东湖绿道建设,武汉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治理污染、疏解交通、修复生态,还绿于湖,还湖于民。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下,东湖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在东湖这一范例上,“生态”的涵义极大丰富,又清晰可见。它既是可规划的,也是可建设的;既是先天赐与的,也是心血浇灌的。“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东湖之水”深入人心,岸线优化调整、提升综合环境……东湖人脚踏实地干起来。
在“两山”理论的引导下、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中,东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解决方案。这是东湖对人民的回答。
通过持续的水生态修复,东湖水质逐年提升,水鸟蹁跹,成为美丽中国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城中湖典范金丝柳摄
军运会召开之际,伴随新时代奋进的脚步,东湖展示出最美的成色。久久为功,最大城中湖华丽升级最美城中湖,成就美丽中心生态典范。
湖水更清澈守护一湖清水探索科学生态治理之路
作为全国最大的城中湖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秀美的风光曾引古今名人吟诗放歌。上世纪末,城市急速扩张,填湖造楼、污水直排、水质骤降……昔日“伊甸园”变为“臭水池”。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东湖打响持续30年的碧水保卫战,投入数以百亿元计,守护人民的一湖清水。
日益恶化的东湖环境引起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年,投资规模达亿元的《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年,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年,国内最长城中湖隧道东湖隧道动工开挖;年,东湖绿道一期开工……污染治理、交通疏解、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起来。
“东湖是武汉最重要的城市空间,必须把东湖开辟成一处静谧休憩的乐园、一片自然雅致的美景。”东湖风景区负责人介绍,东湖生态治理,强调的是水岸同治。生态意识体现在东湖治理的点点滴滴:湖岸经边坡修整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水系连通实现东湖各水体间良性循环;大量新材料选用促进节能环保……
近两年来,东湖以水环境治理为核心,以“增Ⅱ类、扩Ⅲ类、转Ⅳ类、灭Ⅴ类”为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书写生态保护绿色文章。探索出一条“水岸同治、生态修复、自我净化”为主的东湖生态治水模式。
东湖风景区水务局介绍,一年来,该区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湖泊管理保护机制,东湖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避免人工干预的“透析式”治理,改良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有的放矢净化水体,注重促进水质“自我修复”,提升水体“免疫力”,从而探索出一条生态治水之路。
截至今年4月底,东湖取得锁定岸线、退渔还湖、小游船整治、湖边塘治理、排口整治、全域保洁、尾水不入湖、水质监测加密八项标志性成果。经过水岸同治、湖塘齐治、流域共治、官民合治等一系列科学生态综合治理手段,东湖水质逐步好转,碧波荡漾,水鸟翩跹。
在东湖边生活了20多年的李先生记得,以前,东湖风光村附近官桥湖水域常常出现污泥向水面上泛的现象;自从东湖大规模截污后,“污泥上泛”基本绝迹,湖水变得清澈,难闻的气味也随之消散。
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升级为最美城中湖,东湖治水从量变到质变,成为推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典范。目前,按照新完善的《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东湖风景区正继续重点推进天鹅湖、菱角湖、喻家湖等重要子湖的综合治理,确保年郭郑湖水质稳定在Ⅲ类,年东湖的平均水质达到Ⅲ类,继续捍卫“最美城中湖”的至高荣誉,永续东湖之水的生命活力。
山林更亮丽保护城市绿洲叫响“世界级赏花胜地”
自然野趣、花间遨游、湿地探秘、动物互动、亲近湖泽……大都市里尤为难得的自然体验,对武汉市民而言,却只相隔半小时车程。三年来,东湖风景区作为世界级“城市绿心”,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充分保护生态资源,让青山绿水释放生态魅力,打造出一座全民共享的33平方公里“城市绿洲”。
春看樱花夏赏荷,秋闻丹桂冬品梅。东湖绿道,九曲蜿蜒,移步换景。梅花、樱花、牡丹、杜鹃、玫瑰、荷花、桃花“七朵金花”领衔,四季花海接力盛放,百余种四季植物月月芬芳。这里是大自然的调色盘,是城市里的诗意画境。
春季繁花似锦,夏日清新浪漫,秋日五彩斑斓,冬日白雪皑皑。东湖美景数次被央视点赞:“持续多年的生态保护,让这里的湖光山色一年更胜一年,带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月月有花看,季季有花展,“东湖赏花”已成为武汉旅游靓丽的名片。落雁景区玫瑰花盛放期数万株玫瑰花芬芳四溢。扩容后的磨山杜鹃花海面积达亩,40万株鲜花争相吐艳。5月山花满坡,7月荷花飘香,8月桂花挂枝……东湖,正展开一幅“世界级赏花胜地”的美丽画卷。
郁郁葱葱、层林尽染,在诸多摄影爱好者眼中,东湖最美的季节是秋天。俯瞰马鞍山森林公园,仿佛一片“森林绿毯”,与现代城市建筑完美交融。湖泊的水边堤岸种有水生植物,水边栽植池杉、水杉、落羽杉,山水间还种有乌桕、银杏等色叶树种。经过近一年多的生长,植物更加繁茂,一眼望去绿意盎然,林水相依更是充满野趣。
处于东湖“山水赛道”旁的封都山,以秋季出现大片红、黄枫叶而闻名。今年,封都山丰富了多棵色叶树种,覆盖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正对郭郑湖方向,“无论身在绿道还是隔湖远眺,都能看到层次丰富的色彩,远近皆宜。
东湖“最美山脊线”美在峰峦,近年来,东湖风景区按照山体保护规划完成山体修复和精准灭荒,以磨山之岭东西连线为脊,保护好自然连贯、高低起伏的山脊线。并通过多样植物配置改造及林相季相变幻,营造五彩秀丽的彩林景观,打造“映山红”山脊线,映衬湖光山色。
景色更优美点亮倾城时光绘就五彩霓裳山水画卷
“昔日扬尘满天飞,今朝美景扑面来。”东湖湖光村原住民张岚重游故地,不由感慨东湖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按照“卓越标准、规划先行、全域推进、全民共建”的原则,三年来,东湖风景区全力打造五条最美风景线,描绘山水画卷。
如今,东湖景色越来越靓丽,游人或漫步或骑行,或躺在湖边草地上小憩。
东湖绿道二期开通后,东湖绿道三期精品线路示范工程随即开建,一系列绿化、彩化、美化工程为绿心“添绿增色”,东湖各色景观焕然一新。今年4月开始,东湖铺设了总长14.5公里的亮化线路,“描金叠翠”成为了东湖夜景中一抹亮色。“精品装修”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态空间“样板间”。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东湖“听涛画卷”。每晚东湖水岸线变身山水画卷,沿线的建筑、树林、桥体“披上”五彩霓裳,尽显气魄,也展现了楚风汉韵建筑特色这一东湖独特的景观建筑风貌。山体被点亮,如五彩琉璃。碧潭观鱼、先月亭等建筑在光影的衬托下特色分明,奇幻瑰丽。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夜游东湖,一同感受武汉的倾城时光。
多元视角的山水赛场,让东湖有了多个观看视点,可谓一步一景。年12月26日绿道二期建成后,东湖绿道即呈现七段主题景观道,依托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串联起马拉松、自行车的“天然赛道”。公路自行车赛赛道和马拉松项目赛道均设在东湖绿道,公路自行车赛赛道全长16.92公里,马拉松项目赛道全长42.公里,途经飞雁路、渔光路、梨园广场、沿湖大道、落雁路、鲁磨路、团山路、绿道森林道、郊野道、白马驿站等赛事节点。赛道沿线移步换景,竞技体育与山水诗意完美融为一体。
“东湖是武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这座城市最灵动、最耀眼的城市眼睛。”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召开之际,美丽的东湖向世界敞开胸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将汇聚到这里。当他们徜徉于大湖之间,处处皆可入镜的东湖之美将被传得更远、更广。
年4月11日,“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长江”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年度竞赛考核评比结果公布:武汉东湖获评成为“长江经济带年最美河流(湖泊)”,成为唯一入选的城中湖,成为推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典范,成为引领生态治水的国家级“示范样本”。
武汉东湖水质达40年来最好水质。至年底,东湖Ⅲ类水质覆盖面积达到全湖的82%,部分子湖达到可直接饮用的Ⅱ类标准。今年前6个月,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已连续6个月保持Ⅲ类水质。其中今年3月,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Ⅱ类水质,全湖近50%水域达到Ⅱ类水质,创40年来最好水平。
“五大宣战”长效锁定
八大标志性成果
年7月开始,为进一步提升水质,东湖风景区发起“五大宣战。
向劣质水体的子湖宣战:争三类、保四类、灭五类,深度净化水质。
向初期雨水宣战:加快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确保清水入湖。
向不达标尾水宣战:加快改造污水处理厂,无缝截污尾水不入湖。
向湖边塘宣战:综合整治绿道沿线33个湖边塘,一塘一策一景。
向小游船污染宣战:全面取缔柴油小游船,全面推广清洁能源。
东湖治水取得八项标志性成果。
锁定岸线:百公里绿道扣环成网,永久终结“侵湖占湖”。
退渔还湖:作别50余年“群湖割据”,全湖统筹治理。
小游船整治:清理千条小游船,湖面%清洁能源化。
湖边塘治理:部分湖边塘水质已达Ⅱ类,清澈可见水草。
排口整治:逐一排查公里湖岸线,建立湖泊排口名录。
全域保洁:号召民间力量参与管理,一月一次沿湖巡查。
尾水不入湖:流入东湖的尾水大量减少,基本实现“尾水不入湖”。
水质监测加密:水质数据每月可查,水质监测点位覆盖全湖。
(策划:周敏彭冲撰文:傅雪婴刘帅程艳宁秀梅李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