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九十诗翁痖弦一日诗人,一世诗人
TUhjnbcbe - 2024/6/18 22:17:00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年值台湾著名诗人痖弦的九十寿诞。对很多大陆读者来说,或许并不熟悉这个名字。因为他在内地迄今出版的著作只有四种:两本诗集《痖弦诗选》和《痖弦诗集》,一本书信集《两岸书》,一本回忆录《痖弦回忆录》。其中三种都已经不易寻到。

尽管痖弦从台湾移居加拿大多年,早已不在诗界或文坛活跃了,但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不朽传奇,却一直被有心的人们时常忆及谈起。或许是因为他那恒久的乡情,或许是因为那真挚的爱情,又或许是因为那炽热的诗情。

痖弦把他人生的经历、故事、情感、哲思都熔铸在诗里,由此也入驻每一位走近他的读者心里。

1.乡情

他是名震诗坛的诗人,更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年,痖弦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位文化人,曾在南阳民众教育馆供职,经常用牛车拉书下乡,供孩童们阅读。痖弦也就是在这个“牛车图书馆”上开始了他的文学启蒙,度过他的童年时光。

图/少年痖弦的证件照

直至年,国民党军队战败,从南阳撤退,还在上中学的痖弦不得不随校迁徙,一路南下。

在与母亲分别之际,母亲慌里慌张地往痖弦的背包里塞油饼,那时少不更事的痖弦还怕同学们取笑,因而不耐烦,凶她母亲,哪里知道那竟是母子间的最后诀别。后来,三毛听痖弦讲起这件事,少有地写下一首诗《杨柳青青——诗人痖弦的故事》。

这批流亡师生一部分随军从广西撤至越南,随后被拘禁于法国人所设的集中营,备受摧残。另一部分人在湖南参军,流亡到台湾,痖弦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他回忆说,别人参军是热血在燃烧,他当年参军是胃在燃烧。本来当兵只为不挨饿,却不料自此与大陆分离,与父母分离,成了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的游子。

故乡和母亲交融在一起,成为痖弦文学创作的母题。痖弦说,人是越老越想家、越老越想父母,而他有幸保留了对故乡与母亲的清晰记忆,所以一辈子也写不完故乡与母亲。

故乡的风物时常成为痖弦诗中的意象。在诗篇《乞丐》里,他想起儿时见过住在关帝庙的乞丐,想起儿时听过的民间小调,于是写下:

不知道春天来了以后将怎样

雪将怎样

知更鸟和狗子们,春天来了以后

以后将怎样

依旧是关帝庙

依旧是洗了的袜子晒在偃月刀上

依旧是小调儿那个唱,莲花儿那个落

酸枣树,酸枣树

大家的太阳照着,照着

酸枣那个树

……

他还想起挂在家乡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这首《红玉米》如今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诗篇: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

当然,他也忘不了故乡发生的那些天灾人祸,比如年的河南旱灾。冯小刚导演为此拍过一部电影《一九四二》。

对于观众来说这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于痖弦来说这是儿时的切身经历,蝗灾、瘟疫、缺粮、少盐,历历在目。痖弦把他对历史的记忆与对乡民的悲悯写进了诗篇《盐》里:

二嬷嬷压根儿也没见过退斯妥也夫斯基。

春天她只叫着一句话:盐呀,盐呀,

给我一把盐呀!天使们就在榆树上歌唱。

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没有开花。

盐务大臣的骆队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着。

二嬷嬷的盲瞳里一束藻草也没有过。

她只叫着一句话:盐呀,盐呀,

给我一把盐呀!天使们嬉笑着把雪摇给她。

一九一一年党人们到了武昌。

而二嬷嬷却从吊在榆树上的裹脚带上,

走进了野狗的呼吸中,秃鹫的翅膀里;

且很多声音伤逝在风中,盐呀,盐呀,

给我一把盐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开了白花。

退斯妥也夫斯基压根儿也没见过二嬷嬷。

饥饿与流亡的苦难经验,给痖弦这代人留下了如影随形的忧患意识乃至身体记忆。即便是在后来平静幸福的日子里,痖弦还是习惯每餐都吃得很饱,因为潜意识里有一种恐惧感,担心下一餐不知道在哪里吃。

游子在怀念故乡,思念母亲,母亲也在思念游子。痖弦的母亲萧芳生出身破落的大户人家,她在病危时曾托人给远在台湾的儿子留下话:“我是想他想死的!”痖弦得知后说,母亲是在绝望和饥饿中死去的。

年,痖弦终于得以重回故乡,他修缮了老屋,给父母立碑,扑倒在父母坟前,哭述自己离家后的种种遭遇……这时他已经离乡四十二年。他把祖母和母亲生前用过的一块槌衣石运走,安放在了温哥华的家门前。诗人宇秀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槌衣石》。

图/痖弦在温哥华家门前凝望那块破裂的槌衣石

晚年的痖弦在他口述的回忆录中,常常把对家乡的情感上升为对整个中国的情感。

比如在谈到河南的刺绣时,他会说:“中国人有自己的审美观,不放弃任何显示美的意识。”

谈到家乡修整精致的草房和泥制的锅台时,他说:“中国人都是很爱干净的,虽然很穷。”

谈到老百姓在家中的粮仓、水缸上贴上“满”字时,他说:“中国是个苦难的民族,样样东西都希望能好。”

谈到南阳同乡帮他父亲传话时,痖弦说:“中国过去对捎带东西非常忠诚,有责任感。即使一句话,都几十年不会忘掉,多么优美、诚恳的民族!”

他虽然身在海外,心里却一直装有中国。

2.爱情

漂泊在台的痖弦在军中服役,度过了一段极其沉闷压抑的生活。很多士兵因为想家,有举枪自戕的,有犯上作乱的,也有夜里闹营的。痖弦等人则在军中从事文艺,从诗歌里寻求慰藉。

那时浪漫的诗人们把纯洁的女孩儿当作诗神,疯狂而又执着地追求她们。女孩们用各种方式拒绝,都不奏效,最后终于发明了一个有效办法,百试不爽,那便是直接对追求者说:“我老实告诉你,我不喜欢你的诗”,诗人听完保准扭头就走,不再纠缠。

图/台湾诗友与痖弦(后排右一)

痖弦有了诗名之后,也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张桥桥。他曾给桥桥写过一首出色的情诗《给桥》:

常喜欢你这样子

坐着,散起头发,弹一些些的杜步西

在折断了的牛蒡上

在河里的云上

天蓝着汉代的蓝

基督温柔古昔的温柔

在水磨的远处在雀声下

在靠近五月的时候

(让他们喊他们的酢酱草万岁)

……

对痖弦来说,爱是发现,是欣赏。他总是能从细微处发现爱人的美,欣赏爱人的美,哪怕只是爱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痖弦都会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趣味。

比如有天晚上,痖弦和太太聊天时讲话声音太大,于是桥桥提醒他:小声点,我们要尊敬夜晚。又比如痖弦夫妇去朋友家做客,主人家里收拾得很干净,于是桥桥对他说:他们家干净得连灰尘都排队了。痖弦心领神会,把太太说过的这些妙语,一直记在心头。

图/年轻时的痖弦与桥桥

桥桥一生多病,她的一生好像是用来生病的,年轻时就患有肺结核。痖弦的老师王梦鸥曾经提醒他:跟一个病弱的女子结婚,将来的负担会很重的。司马中原更是对他明说:你一个穷士兵养不起那只金丝雀。但痖弦依然下决心和桥桥在一起。

后来他说,医院看见桥桥时,就觉得这个女孩子是他要找的太太。显然,诗人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在事后的追忆中把那场初次邂逅浪漫化了,但经营以后的日常生活,痖弦靠的不单是诗人的浪漫,更是责任与付出。

为了更好地照顾桥桥的身体,痖弦离开他事业的大本营——台湾,举家迁居到加拿大温哥华。这里的气候宜人,适宜桥桥仅存的半叶肺。痖弦还找了一户外型颇似“桥”字的房子,把它命名为“桥园”,作为他们在温哥华的家。

病弱的桥桥也冒着风险,生育了两个女儿,这让痖弦更加感恩。痖弦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景萦、景苹,“景”是家族排辈用字,“萦”“苹”二字是为了纪念他童年生活的两个村子:杨庄营村和平乐村。

年,桥桥安详离世。医生说,桥桥生命的延长是一个奇迹。

图/痖弦携女儿女婿来墓园看望桥桥

3.诗情

余光中曾经将痖弦的创作活动分为诗作、编辑、评论、剧艺等四部分,并作过如此评价:痖弦写诗,是扬己之才;编报刊,是成人之美,不但鼓励名家、发掘新秀,而且培植继任的后辈;评论则以研究新诗发展、为人作序为主;剧艺则以从事广播事业、主演《国父传》闻名。

作为诗人,痖弦的诗歌创作量并不大,但却以一本诗集屹立华文诗坛,影响深远广泛,盛名长久不衰,这在中国诗坛上可谓少有的传奇。他的长诗《深渊》名垂诗坛,曾经启发和影响了余光中的《天狼星》和洛夫的《石室之死亡》等名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痖弦同张默、洛夫一起领导的“创世纪”诗社,和纪弦领导的“现代派”诗社、余光中领导的“蓝星”诗社堪称三足鼎立。作为诗界前辈和报刊编辑,他还发掘培育了林怀民、蒋勋、席慕蓉、陈义芝等等后来的文化名家。

图/创世纪诗社三元老:洛夫、张默与痖弦

痖弦总结自己的诗说:我的诗“可以说是民谣风格的现代变奏,且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在题材上我爱表现小人物的悲苦,和自我的嘲弄,以及使用一些戏剧的观点和短篇小说的技巧。”

诗人张默对他有过一则精准的解读:“甜是他的语言,苦是他的精神”。

从年发表处女作,到年左右停止写诗,痖弦的诗歌创作生涯仅仅只有十三四年。至于为什么封笔,这似乎成了诗坛的一个不解之谜。很多人惊叹一个诗人怎么能有这样的气魄,在自己创作的高峰期说不写就不写,于是追问痖弦原委,痖弦故作狠劲地答道:写不出来就是不写!

图/纪录片《如歌的行板》剧照

有人继续追问他,什么时候再提笔写诗,他笑着说:肥胖是诗人的羞耻,你们看我现在这样胖胖的,就完了,你们看我哪一天变瘦了,就是要开始写诗了。

痖弦常说:“一日诗人,一世诗人。”“世界上唯一能对抗时间的,对我说来,大概只有诗了。”“我自甘于另一种形式的、心灵的淡泊,承认并安于生活即是诗的真理。”

而对我们这样的读者来说,痖弦就是诗,他在,诗就在,新诗的根基与希望就在。

如今,痖弦在温哥华迎来了他的九十寿辰,遥祝在大洋彼岸、异国他乡的诗翁,健康快乐!平安保重!

图/年温哥华友人庆祝痖弦米寿

参考资料

1.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2.吴思敬主编《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

3.陈怀恩执导《如歌的行板》,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之一,中国台湾年上映。

4.痖弦著《痖弦诗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

5.痖弦口述,辛上邪记录整理《痖弦回忆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年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十诗翁痖弦一日诗人,一世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