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内蒙古自治区,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地域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也一直用似火的热情、诱人的美食、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八方宾朋的到访。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草原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草原文明向东传播的必经之路,东西文明在这里交汇。同时向南和中原文明彼此影响融合,历史上先后有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众多部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大量遗迹。
内蒙古全境有遗迹近万处,这些遗址、墓葬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金银器。内蒙古博物院自然是拍黄金文物之旅的重要一站。
01
雄鹰翱翔牛羊跑,茫茫草原现瑰宝
在内蒙古博物院众多馆藏的黄金文物中有一件镇馆之宝,被誉为“草原瑰宝”——鹰顶金冠饰。冠饰采用铸造、锤揲的方法制作,由鹰顶冠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
鹰顶金冠饰/战国/内蒙古博物院
鹰顶冠饰为立体的展翅雄鹰,鹰的头颈部由绿松石及金片制成,各个环节都可以活动。身体部分为黄金材质,与绿松石的头部颜色对比强烈,栩栩如生、展翅欲飞。雄鹰伫立于狼与羊图案组成的半球形冠面上,构成一幅雄鹰鸟瞰卧狼、卧羊的生动画面。
鹰顶金冠饰/战国/内蒙古博物院
冠带由三条半圆形条带榫卯组成圆形冠圈,每段条带的两端分别浮雕卧虎、卧马、卧羊纹,中间浮雕绳索纹。
整件文物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风格。动物噬咬纹一直是斯基泰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动物图腾崇拜也是草原游牧民族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特色图案。这件文物就是二者相互吸收融合的典型例证。
这件精美的金冠饰是属于何人呢?目前只能确认出土于阿鲁柴登墓。阿鲁柴登并不是人名,是年被考古工作者抢救清理发现的,位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村的两座战国晚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墓葬。由于该墓地埋藏较浅,因风沙移动逐渐风蚀暴露地表,加上非法挖掘,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虽已遭破坏,仍出土金器件。其中最为精美就是这件金冠饰。
墓地所在的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水草丰美。杭锦旗商周时为羌方、龙方和猃狁等部族游牧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杭锦旗为匈奴游牧地,因而文化遗存丰富。关于墓主人的身份,由于当时破坏性的挖掘导致大量考古信息被破坏,无法确定具体为何人,也没有发现相应的文字记载,但根据这件金冠饰和出土的大量金器可以断定此墓主人必定是地位极高的人。
鹰顶金冠饰/战国/内蒙古博物院
因为鹰在游牧民族中的地位十分高贵,只能是酋长首领才能使用,所以这种鹰形的金冠只能是匈奴王才有资格使用。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墓葬也是在地表不留痕迹。该墓有可能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匈奴王墓。这件金冠饰也就自然成了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的匈奴王冠饰。战国时期,匈奴的势力逐渐强盛,占据了大漠南北。对于后来的草原文明及世界范围内农牧业文明产生过深远影响。如今这件文物静静地安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向人们讲述着这片水草丰美之地两千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夕阳如醉的如烟往事。
02
两千年前的“海淘尖货”
草原公主的头顶桂冠
在内蒙古博物院拍摄的众多黄金文物中,除了被誉为草原瑰宝的“鹰顶金冠饰”之外,还有一件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看第一眼就爱上了,第二眼就陷进去了。
镶宝石金冠饰/汉/内蒙古博物院
这件文物的名字叫做镶宝石金冠饰。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件文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希腊神话中希腊女神头上戴的桂冠吗?想必很多人看到它的时候都会有这个感觉。如果告诉你,这是一件距今约年前汉代的文物,你可能会更加惊叹,至少笔者当时看到博物馆的文物标签的时候是这种大为惊叹的感觉。
整个金冠是由一根圆形金条围合而成,搭接处用金丝缠绕加箍,金丝两侧焊接到金条之上,在金条周围用金叶、金丝、金片等编织成树枝及花卉状,有一些连接花卉位置还做成了弹簧状,上面镶嵌着红色、绿色等各种颜色的宝石。整体呈花环状,造型独特,工艺繁复精湛。似乎让人看到多年前,一位贵族公主头戴这顶花环,花环摇曳摆动,在草原的蓝天白云之下奔跑、跳舞的样子。
镶宝石金冠饰/汉/内蒙古博物院
那么,这么精美的花冠是属于谁的呢,是从哪里来的呢?很遗憾笔者不知道,而且考古专家也不知道。因为它不是一件出土文物,所以丢失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也让人无从考证它背后的故事。
也许它是一件舶来品,通过贸易,或者赠与的方式来到了中原。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就受到来自中亚和西亚文化的影响。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的外来器物和文化涌入中原,因此在本土出现外来风格的文物并不是一件稀奇事。这种风格造型的花冠在同时期的希腊罗马文明中非常多,但在中国却只发现了这一件。也许它是汉代时期,草原人民与欧亚大陆通过丝绸之路文化经贸往来后彼此影响,自己加工设计的精美作品。
不论是什么样的原因,这件精美的花冠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通过欧亚草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草原丝绸之路肇兴的见证物。在丝绸之路上熙攘交错,不同的文明以服装、饰品为载体,在这里互通互鉴,交换着关于文化、艺术与技术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