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8日9时25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如柏于因病去世,享年82岁。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亚太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发展祖国的传统工艺,淡泊名利,学而不厌,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
扬州漆器大师赵如柏
由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其子女根据父亲遗愿,丧事从简,仅举行简朴的家祭。不安排吊唁,不收花篮、花圈,不收礼金,不举行遗体告别等活动。
赵如柏作品
赵如柏在漆雕、木雕双方面造诣深厚,人称“双绝”。年,赵如柏(漆器)荣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
上世纪30年代,赵如柏出生在洪泽湖一个农民家庭。年,赵如柏在叔叔力荐下,进入扬州漆器生产合作社,从师著名艺人梁国海。年,赵如柏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雕塑专业,系统研习《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等,赵如柏一头“钻”进了艺术海洋,并对扬州传统工艺产生了难舍情怀。
美籍华人aLisazheng小朋友正在看赵如柏正在创作
中国楠木雕第一人
赵如柏善刻山。刀在手中,攒、叠等雕刻技法变换自如,时而镂空,偶有留白。幻化为远近山石交替,峰谷连接,胎点“隔井”,节奏灵动。一块长1.92米、宽0.65米、高0.04米至0.1米的金丝楠木上,山脉层层叠叠,松叶遒劲密布,古宅掩映其中,溪涧清泉涌动,孩童放牛嬉戏,勾勒出一幅“青山清溪隐菁庐”的意境画面,作品历经三年完工。这块金丝楠木是一块汉代整木,距今已有余年,历经长时间的地下保存,木质相对稳定,适合制成工艺品。
赵如柏的一双手饱经沧桑。张卓君摄
赵如柏师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首创了楠木雕和点螺结合新工艺,尤为突出的是把红雕漆藏锋不露、光滑圆润的艺术特点融汇于木雕的立雕、镂空雕、浮雕和薄雕工艺之中,使产品既有木雕的层次清楚又有雕漆工艺精致圆润的特点,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漆器大师赵如柏授徒
年10月完成的纯雕漆《江山神韵》大地屏是由其领衔制作的雕漆作品,作品规格之大,可以说是中国雕漆工艺史上举世无双的,目前它被陈列于中南海。点螺古楠木雕嵌玉地屏《苍龙戏涛图》、《桃花源记》、《神仙福地》、楠木雕仿古山水座屏等精品代表了当今该工艺的最高水平;年制作的古楠木雕《春溪幽谷图》地屏获第六届“西博会”金奖。
失传年的漆砂砚工艺在他手中复活
漆砂砚砚身雕刻材料多系多年的金丝楠木,其木质细腻、坚实,经精心设计和雕刻成各种图案,画面优美,具有资质滋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发墨而不伤毫的特点,可与端、歙二砚媲美。尤其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不伤毫。但是实际上清中期,漆砂砚工艺已经失传。从年到年,赵如柏等用了3年时间成功恢复了漆砂砚。漆砂砚称为扬州独有,赵如柏则成为了制作漆砂砚第一人。
年,赵如柏研制的古金丝楠木雕点螺《泰山览胜》巨型漆砂砚,为整木雕刻而成。作品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工艺手法,玲珑剔透,被称为“国宝”。后被送往日本展出,轰动了全日本,被日本皇室成员以相当于人民币万元的高价收购珍藏。作为砚台本身,实用价值也高,著名国画家亚明先生,以“黑龙潭”三字赞之。赵如柏所制售价在百万元之上的漆砂砚,就有数方之多,他已经当之无愧,成为国内制作漆砂砚的第一人。
谈及这件作品,其中凝聚了赵如柏无数的心血,在“出坯”的时候,他发现画稿图纸上的“南天门”与照片实景有出入。“中国名山可不能错。”为了万无一失,赵如柏亲赴泰山看设计图中所牵涉的泰山名胜,看结构、看造型,拍了许多照片,此作品单主体砚身雕刻就花了一年时间,最终成为传世之作。
赵如柏大师正在对砚台进行最后的修饰
年,赵如柏雕刻的木雕点螺特大漆砂砚《灵峰揖秀》,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华之最”作了专题报道。年,赵如柏制作的古楠木雕点螺《大涤草堂》、《醉翁亭》漆砂砚,一件作为国宝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一件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国前首相中曾根。
赵如柏大师说,“创新是传承文脉下的创新,随意地乱来简单割断与过去的关系,我认为这不应被当作艺术。艺术追求的是美,没有美感的东西是没有收藏价值的,传统艺术从古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始终没有离开继承传统的精神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