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做农业不赚钱,
这个崇明人拿事实证明,
农业做好了不仅能赚钱,
还能做出特色来!
*国超,上海江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今年种了亩水稻,这片水稻田里养着小龙虾、螃蟹、*鳝、鲫鱼,还养着一种“稻花鱼”,这种鱼每斤售价高达30多元,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种稻养鱼,每亩经济效益超过一万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国超说:“我从小在崇明农村长大,对农村和农业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现在人都注重健康,喜欢绿色食品,未来高品质的农业肯定有前途。”几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投资的农业项目,几番寻寻觅觅之后,他在浙江青田遇见了稻花鱼。
寻寻觅觅“情定”稻花鱼
稻花鱼,又名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顾名思义,“稻花鱼”就是“一种爱吃稻花的鱼”,稻田为稻花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鱼平时在深水区休息,饿了就在稻田浅水中穿梭吃稻花、虫子(稻飞虱等)和草(禾本科杂草),如此可有效减少水稻虫害和草害的发生。
另一方面,鱼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在这种“稻鱼共生”模式下,可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也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那么,养鱼为何还能减少水稻病害?有专家推测是因为通过鱼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流动,疏松了土壤,为水稻提供了更优良的生长环境。
在青田当地,“稻鱼共生”已有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稳定的消费市场,还是世界农业遗产,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但在上海市场,知道稻花鱼的人并不多,*国超是第一个规模化种养者。几年前在青田游玩时,*国超看到了稻鱼共生项目,他的眼前一亮,这正是自己要找的农业项目:绿色、健康、附加值高。但稻花鱼鱼苗价格不便宜,开始时*国超想找点替代品,他就尝试在稻田里投放草鱼苗,结果没过多久,草鱼就把水稻秧苗都吃光了。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引进了稻花鱼鱼苗。
视频
央视报道:青田稻花鱼
市场给出满意“答案”
*国超之前从没有正儿八经接触过农业,但自从有了稻花鱼,他却像着了魔,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一直待在位于庙镇的合作社里。每天都能看见他在狭窄的田间小道上转悠,本就黝黑的皮肤,晒得更黑了。去年是合作社大米和稻花鱼公开销售的第一年,刚一上市就受到顾客的好评,很快销售一空。
*国超给算了一笔账:亩产水稻斤以上,鱼在斤左右,经济效益超过每亩1万元。通过养鱼除草,还能节约很大的人力成本。
推广稻花鱼带动乡亲致富
今年,*国超将“稻鱼共生”项目的面积由去年的亩拓展至亩,但每亩稻花鱼的投放数量却从原先的尾下降至尾。*国超解释说,因为不用化肥农药,稻田里引来了很多小龙虾、螃蟹、*鳝、鲫鱼等其他生物,他想给这些不速之客创造生存空间,营造一个更好的稻田生态系统。此外,*国超还在田埂上养起了白山羊,每2-3亩养一只羊,是田埂上最自然的生态“除草剂”。
大自然的神奇令*国超既不解又惊喜。今年水稻病虫害频发,而他的稻田却一片生机盎然,离水稻收割还有近一个月,稻穗饱满,稻叶碧绿。而稻田里的*鳝、螃蟹等也成了抢手货,来过合作社的客人都要找*国超买上一些。这样一算,利润好像比光养稻花鱼还要高不少。
稻花鱼项目大获成功,*国超打算推广这一项目,带动乡亲们致富。要推广稻花鱼,首先得解决鱼苗繁殖问题。在稻花鱼的家乡,鱼苗繁殖技术是概不外传的机密,不过,*国超通过多年不遗余力的投入,加上科研人员的指导,已经成功掌握了繁殖技术,大大降低了成本。
稻花鱼有全红、大花、麻花等多种颜色,虽然不是观赏鱼,但观赏价值不低,尤其是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常常把它们当成金鱼饲养。*国超受此启发,计划发展农旅结合,推出垂钓、网鱼、摸鱼等项目。他先请自己朋友来体验,朋友们在捉鱼吃鱼之后,流连忘返。这又给*国超增添了不少信心,“希望将来这里能成为崇明休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记者:丁沈凯
摄影:周天舒
编辑:李琳
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美图、美文投稿请发送至邮箱:cmxw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