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东门入口处,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秋日,东入口出红墙绿叶
太庙松柏处的八宝。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草地或沟边。产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日本和俄罗斯。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进入太庙琉璃门前的避暑之处
五彩琉璃门,这就是太庙古建筑群的最南端。这组长方形的古建筑群规整、庄严而又宏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
戟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年)。*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屋顶起翘平缓,檐下斗拱用材硕大。汉白玉绕栏须弥座,中饰丹陛。两侧各有一旁门。该建筑是太庙始建后惟一没有经过改动的重要遗物,是明初官式建筑的重要代表。
戟门桥(玉带桥)。始建于明代,为七座单孔石桥,桥宽八米,两侧有汉白玉护栏,龙凤望柱交替排列。正中的桥式皇帝走的御路桥,两边为王公桥,次为品级桥,边桥两座为常人行走。
戟门正中三间为三座大门,*琉璃筒瓦庑殿顶,中有汉白玉石雕御路,分别雕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海水江涯”。戟门正北,即为前殿。中殿在前殿的北面,又称寝宫。后殿位于二重院落的最北侧。在中殿、后殿间有一红墙,墙上有琉璃砖门五座,均为*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后檐的两侧,各有随墙角门一座。其北为一狭长院落,构成太庙的第三重院墙
享殿,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始建干明永乐十八年(年),是整个太庙的主体。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明代规制。*琉璃瓦重檐序殿顶,檐下悬挂满汉文"太庙"九龙贴金额匾。(太庙享殿)
前殿又称享殿是皇帝祭祀时行礼的地方,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陈设金漆雕龙雕凤帝后神座及香案供品等。祭前先将祖先的牌位从寝殿、祧庙移到此殿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
享殿面阔十一间(长68.2米),进深六间(宽30.2米),坐落在三层(高3.46米)汉白玉须弥座上,殿高32.46米。殿内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桥为金丝楠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太庙享殿)
太庙正脊九兽,规制仅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十兽。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太庙螭(chī)或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盘螭,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曹植《桂之树行》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的句子。
太庙享殿祭前先将祖先牌位从寝殿、祧庙移羊此殿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
太庙享殿整个大殿雄伟庄严,富丽堂皇。每年举行大典时,仪仗整肃,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音:义)舞蹁跹,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
太庙后殿,也就是祧殿,是供牌位的地方。
祧殿始建于明弘治四年(年),*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1.99米),进深四间(宽20.33米)。殿内陈设如寝殿。
太庙红墙松柏。太庙古柏的树种为侧柏或桧柏,多为明代太庙初建时所植,少数为清代补种。树龄高者达五百年以上,低者亦三百年以上。近八百株古柏环绕太庙中心建筑群,与*瓦红墙交相辉映,形成肃穆、清幽的环境。原宫禁时,林中成群灰鹤栖息,冬去春来,为城中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