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洞庭湖的秘密禁渔2年鳤鱼重现,湖中最
TUhjnbcbe - 2023/9/22 20:48:00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长江干流南岸呈现为巨大的“U型水袋”。长江进入中下游,首先通过“三口”和“湖口”与洞庭湖贯通,湖区蓄水面积庞大,素有“长江之肾”的美誉,对调蓄洪水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大型的过水性湖泊,洞庭湖的生态价值举世瞩目,渔业资源繁多,各类湖鲜应有尽有。上世纪60年代,洞庭湖区有一首老歌广为传唱:“千张白帆盖湖面,金丝鲤鱼装满舱”,这是对当时生态资源的真实写照。数千条渔船出湖捕鱼,场面极其壮观;船舱里装满漂亮的金色鲤鱼,资源何等丰富!

年以来,洞庭湖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30多种鱼类相继消失,鳗鲡、鲥鱼等绝迹多年,四大家鱼的占比降至10%以下......为保护洞庭湖,我国在湖区设定了为期10年的禁捕期,这座“日出斗金”的淡水宝库又重新恢复生机,成了名副其实的“长江明珠”。

禁渔效果显著,神秘物种“鳤鱼”重现洞庭湖

长江中下游是国内湖泊、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但由于人为原因,湿地和湖滨的退化也最为严重。过度捕捞、水源污染、围湖造田等活动给中下游湖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洞庭湖也深陷其中,出现了面积萎缩、鱼种衰减的现象。

清退渔船后,洞庭湖逐渐回归平静,水下悄然发生变化,湖区的鱼儿明显增多,一些曾被认为野外绝迹的物种也奇迹般地重现。洞庭湖的禁渔究竟有何成效?禁捕前后的调查数据最有说服力。

禁捕之前,湖南省科研部门对湖区的鱼类进行了长达5年的监测,出现在文献记录中,但始终不见踪迹的鱼类有寡齿短吻银鱼、鲥鱼、刀鱼、白鲟等32种。根据捕捞量估算,这些鱼类占洞庭湖鱼类资源的22.7%,野生群体绝迹意味着洞庭湖出现了“资源危机”。

其实早在90年代,当地渔民就察觉到了异样,“一网撒下去,鱼的数量明显少了,很难再见到超过30斤的大鱼”。在渔民的集体印象中,60~70年代的洞庭湖保留着最好的面貌:芦苇遍布,鱼虾成群,时常能捕到几十至上百斤的大鱼。正因鱼产丰富,外省的捕鱼人也出现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在湖汊河沟和芦苇荡中过起“捕鱼换粮”的原生态生活。

~年,单靠渔业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因为湖里的鱼确实不多了。调查显示,洞庭湖的生命力指数于年降为C(0.54),水环境指数降为D(0.34)。这表明,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鱼类缺少休养生息的机会。

姗姗来迟的禁捕提供了最佳的机遇,水生生物正常生长,时间长到足以完成3~5个生活史过程。短短两年后,洞庭湖就呈现另外一副景象:当渔*巡查船经过时,大量鱼群跳出水面,“感觉湖面都要被鱼群占满”,有些鱼直接跳上了船板,个头还不小。

在年秋季的单次监测中,网捕的渔获量超过了公斤,鱼的种类达到了60多种,平均规格都在克以上。而这样的数据,在几年前难以想象,可见只要保护得当,坚持长期禁渔,湖区就能脱离资源困境。

最令人惊喜的是,罕见的鳤鱼也再次出现在洞庭湖,消失的“神秘物种”又出现了!据资料记载,鳤鱼曾是洞庭湖中常见的鱼种,上世纪和鲥鱼、刀鱼一样都有规模效益,但在年前后,洞庭湖的鳤鱼逐渐减少,年之后再也没被捕到过。很多渔民都认为,鳤鱼已经在洞庭湖乃至长江绝迹了。

消失10多年后,工作人员在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以及安乡水域重新采集到了鳤鱼,数量不止一条,非常难得。或许,随着长江禁渔的深入推进,白甲鱼、岩原鲤、鯮鱼、胭脂鱼等物种也重返洞庭湖,效果值得期待!

在10年的保护期内,湖里最大的鱼能长到多大?

洞庭湖的鱼类资源有多丰富?从捕捞量来看,洞庭湖出鱼量惊人,低产年份有2~3万吨,高产年份可达5~6万吨,最高的一年是年,全湖渔获总量达到了吨,其中东洞庭湖独占4万吨,南洞庭湖1.7万吨,西洞庭湖2.5万吨。

洞庭湖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还很大。据资料记载,~70年代,洞庭湖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普遍都是大鱼,鱼龄以2~4龄为主,个体通常在15公斤以上,捕获的鲤鱼也多在10公斤左右。

老渔民所说的“几十斤上百斤的大鱼”并非空谈,洞庭湖中确实存在很多水下巨物。根据洞庭湖的鱼种调查名录,除了四大家鱼外,湖区还曾存在胭脂鱼、大口鲇、鳡鱼乃至“淡水鱼之王”白鲟等大型鱼类。

在名录中,白鲟是迄今国内已知的最大淡水鱼,常见体长达2~3m,体重~kg,但这还不是白鲟的最大规格。目前,记录在案的“白鲟王”被发现于长江南京江段,体长超过7m,超过两层楼的高度,重量有公斤,相当于13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

白鲟曾活跃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洞庭湖在长江中游与荆江南岸相连,自古至今从未建坝,所以洞庭湖出现白鲟并不奇怪。但令人惋惜的是,受长江梯级水电工程的影响,白鲟已经离我们远去,最终仍没逃脱“灭绝”的命运。

洞庭湖最大的“鱼王”因此易主,顺位变成了中华鲟。洞庭湖地理位置特殊,从城陵矶湖口到长江口一直保持畅流状态(葛洲坝下游再无拦江大坝),因此江海洄游性鱼类仍能抵达洞庭湖,包括中华鲟。至于成鱼的规格大小,则和具体的年龄相关。

年,科学家在葛洲坝下发现了15尾成熟的中华鲟。而根据此前的研究,在产卵群体中,雄鱼的规格一般为9~20龄,体重40~kg,雌鱼为16~29龄,体重~kg。如果考虑到10年的禁渔期,未来洞庭湖中的“鱼王”有望长到~kg。

即便是放流的1龄幼鱼,十年的禁渔期也足以使其长成大鱼。根据中华鲟的生长规律,雄鱼平均每年增重5~8kg,10年可长到50kg以上;雌鱼的生长速度更快,每年增重8~13kg,10年内有望长到公斤以上。

总之,10年禁渔为洞庭湖预留了充足的恢复时间,鱼类的储量定能再上新的台阶。再者,洞庭湖湖面广阔,平均深度6~7m,蓄水量多达亿m,体量巨大,众多大鱼隐匿其中也很正常。

洞庭湖的未来

洞庭湖的生态重在“保水”,反过来,“水大鱼多”也是洞庭湖渔业的基本规律。例如在年,湖区创下8.2万吨的巅峰产量,年也维持在5.1万吨的高位,这两年的高产均和水面面积相关。原因是对应年份均是洞庭湖的丰水年,汉寿、安乡等地的湖湾连成一片,水域面积增多。

长江和湘、沅、资、澧“四水”的汇入水量增多,洄游性、半洄游性鱼异常活跃,导致进入洞庭湖的鱼类增多,因而促进了资源的繁荣。

历史上,洞庭湖曾出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现象,~年的50年间湖面减少了41.15%,导致鱼种减少,湿地萎缩。自《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洞庭湖的水面深受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洞庭湖的秘密禁渔2年鳤鱼重现,湖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