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木结构一直是主流,而在古建材料中金丝楠木是毫无疑问的王者。对于金丝楠木,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它。
金丝楠属于国家的二级保护植物,被誉为国木,在中国,楠木约有34种,常见的树种有桢楠、闽楠、白楠、紫楠、香楠、润楠等。广义上讲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楠木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但行业内专家学者及工艺大师公认独产于四川的小叶桢楠为正宗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小叶桢楠)家具颜色*中带绿,乍一看很平常、很朴素,一点都不张扬。只有到聚光灯下才金丝闪耀,辉煌绚烂。虽是软木,但你触摸则有如婴儿肌肤,温润细腻如玉。凡是摆放金丝楠家具的居舍,都能闻到一缕清幽的楠香。
金丝楠主要出自桢楠,其材色一般为*中带浅绿,有些材色呈*红褐色,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如丝如缎一般,这也是金丝楠最明显的特征。金丝楠隶属樟科,故一般有清香味,特别是在锯解或打磨加工时,久则变为淡淡清香,抚之温润如玉。
楠木的木质结构细,色泽淡雅匀称,纹理细腻美观,易加工,耐久性强,切面光滑,为珍贵木材,传说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能历经岁月的浸蚀而不易变形。金丝楠木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便由于其不喧不燥、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与皇室贵胄之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
历代名家对金丝楠木的木性极为推崇,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周,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陵寝,重要的宗教建筑,都采用金丝楠木作为栋梁之材,明清两代一些重要的宫殿建筑都是使用金丝楠木作建材的,明代采办楠木的官吏络绎于途。
《博物要览》记载,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灌县、雅安、乐山、宜宾一线等海拔~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生长缓慢,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金阶段需要上百年,成为栋梁材至少两百年以上。
据了解,清代康熙初年,为兴建太和殿,曾派官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专司采办楠木。据《定大清会典》记载:“凡修建宫殿所需物材攻石炼灰皆于京西山麓,楠木采于湖南、福建、四川、广东。”上述记载说明了当时金丝楠木主要是皇家宫殿的重要建材,此外楠木更是制作宫廷家具的首选良材。
在古代皇家用于重要礼仪陈设的囟薄仪仗中,都能看到金丝楠木的身影,如囟薄仪仗陈设的步辇、御仗匣等,都用金丝楠木制作。皇帝的宝座、屏床和寝床都无一例外选用金丝楠木制作,凸显皇权的尊贵与神圣。此外,楠木还有药用功能,历代医书多记载楠木或单独入药,或与其他中草药配伍,可治霍乱、胃病、中耳炎、脚气等疾病,为保障我们祖先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皇宫中对金丝楠木的使用是极其靡费的,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内务府造办处陈设库储所存的金丝楠木是十万零二千九百八十一斤十五两一钱,等到了乾隆二年,造办处楠木实用六万五千三百五十八斤五两二钱,而经过乾隆三年大规模的使用,到了乾隆四年,内务府造办处所存楠木只有一千六百一十三斤十四两三钱了,为了满足皇室的需要,清宫不得不从外面调进大量的金丝楠木以补充宫内金丝楠木存量的不足,可知清代宫廷对金丝楠木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是皇室家具的首选良材。
为何金丝楠木会被皇家如此推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01.色
从表面上看,其木色如金,纹理图案变化多样,有的如“满架葡萄”,信手可捻;有的如“日照江沙”,金光烁烁;再如“祥云四起”,诸佛海会…美轮美奂之极;
02.香
香气淡雅、曼妙清新,沁心醒脑,谓之正气,居室有此宝物自是邪不可干。
03.触
纤柔细腻、温润如玉、清幽无邪,娴静低调,没有硬木的生、冷、硬。夏天触之不热,冬触不凉;
04.声
敲之其音,正直、和雅、清澈、饱满、远闻,此五音,君子之品味皆具。
05.质
耐腐,埋于土,几千年不腐烂。晚明谢在杭《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不变形、翘裂,由于纹理顺而不易变形,不仅胀缩性小且硬度中握钉力颇佳;
06.益
早在宋代《证类本草》中便有记载:楠木之功效,可驱虫蚊,治霍乱、中耳炎。清心养神,延年益寿。
所以说,金丝楠木比等量的*金还值钱,是有科学依据的。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