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双版纳旅游,我们总能在一些礼品店里看到一些颜色鲜艳且图案古朴的纺织制品,有的用金丝银线穿插其间,犹如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但又不失朴实与典雅,与传统的生活恰恰相融,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
傣锦
其中体验出来的生活气息十分的浓厚,彩锦上的图案多样有高洁的荷花、挺立的槟榔、吉祥的孔雀、庄重的大象,这些都素材都来源于当地的生活,而威严的麒麟和龙凤、佛塔等,则来自于佛教的信仰图案,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以白底衬托单一独立的图案或多次重复的连续图案,还有些图案呈现为剪影式的侧面造型,形象生动、轮廓鲜明,强调图案的对称性、对比性和连续性,讲究疏密结合、具象和抽象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包含内容。这就是傣锦,一种广泛分布在云南南部如泰国、缅甸、老过的傣族,祖辈相传着纺织技艺。
目前云南境内傣锦制作的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版纳德宏等地的农户家中。傣族织锦出于妇女之手,体现了傣族地区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风习,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傣锦形成了小规模的产业链的生产模式,很好的扩大了傣锦的市场并与时尚潮流进行了融合,在潮流中加入了傣锦的元素。但逐渐的傣锦古老的生产技艺也流水线的生产中面临着流传。属于傣锦的魅力在更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但传统的技艺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质以及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传承并弘扬。
披上色彩明快的傣锦漫步在西双版纳的街头,我们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里,寻觅到一个简陋的摊位。毫不起眼,但却有一种吸引人的古朴波动在,指引我们到来。仿佛在用古老的语言,自言自语的诉说着背后漫漫长史,而这就是古老的傣族慢轮陶。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简单,装饰上工整的花纹,一切都以手工制作为前提,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也有一些特色的陶制日常用品,比如梳子、陶簪等。在摊位上或许还能看到小贩用脚趾拨动慢轮或手拨动转轮,进行陶器的捏制作。要想真正的探秘傣族慢轮陶的奥秘,我们还是要把视线回归到开始的傣族园,到曼阁和曼斗两个村子,去寻找陶瓷的奥秘。
傣族慢轮制陶流程
首先,制作陶器的村民会用来自岩石的夹层之中获取的灰白色叫做“伊利石”的黏土,并用木棍,竹筛等工具进行舂筛、和泥。取一块发酵好的泥团放在轮盘上拍平。随着轮盘的转动,用竹刀在泥面上画一个圆形的圈出来,把圈外的多余的泥拿掉,这个圆形的泥饼就是陶器的底部。接着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将陶泥搓出一根粗泥条盘在底子上,用脚趾拨动轮盘,很快将泥条捏平,再重复上面的动作盘上一层新的泥条再捏平,就这样一直重复着达到合适的高度,陶器的器壁便以完成,再用柴火、树皮和木屑作底,搭好一个架子,上面排列好干透了的陶胚,陶坯上面再用稻草覆盖住,缝隙里面填上一些干玉米棒子,接着在稻草的外面糊上厚厚的泥浆封住稻草,进行露天的无窑平地堆烧的方法烧制。最后形成了最简单的慢轮陶。
但就是这种极具特色的制陶技艺,在完成它特有的历史使命后,至今也只能作为少量的工艺品艰难存活。这是一曲陶瓷的悲歌,在生活中除了个别的村落,已经极少使用,偶尔作为在建筑上少量的作为屋脊的装饰品和作为佛教礼器还会少量使用。傣族慢轮陶被日常生活用器的陶器代替,使用的人群和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小,由于生产落后、收入低下,制陶和愿意学习制陶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在西双版纳,只有少部分村寨的几户人家还会制作陶器,制陶术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
关于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经过我们的介绍与走访,您是否对这些如同遗珠般珍贵的非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对这些宝贵的技艺目前的境遇感到遗憾呢?
所幸的是当地的人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面向广大游客开展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织锦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这些展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宣传、普及,提升非遗项目保护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