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芷默
早起写作时,习惯调一盏柔*的灯光。伏在灯下,写喜欢的文字,心便有了安定感,像一只漂泊的小船,轻轻地靠了岸。
窗外的秋风呼呼地吹着,晓月凉凉地贴在西面的天空。一朵轻淡的云慵懒地倚在另一朵的肩头。
偶尔有小鸟在枝头丢下一串音符,被秋风捡起,送到我的窗边。
一幅大白墙,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剪清凉的灯光。这样的早晨,清欢袅袅,凉意无边。
茶壶里煮着桂圆枸杞红枣,水汽氤氲出朦胧安静的氛围。滴滴嘟嘟的敲键盘声此起彼伏,灵感在白色文档上流淌。
我喜欢听敲键盘的声音,仿佛我正用耳朵贴着春天的草地,聆听草籽破土成芽的消息。
这样的声音,是从广漠无边的黑夜里脱胎,孤寂,清脆,有着向光生长的旋律。一寸寸螺旋向上,像爬藤植物,只为了触摸到风,阳光以及更辽阔的天空。
往后的每一个漫漫长夜,即便走在没有灵感的无边荒野,也不再感到可怕,因为敲下了第一行字,就意味着,黎明的曙光已经降下恩典。
想起大学时候,有一段时间独来独往,尤其在秋天的那段日子里,整个人活得清凉,素淡,像一朵开在深山里的蟛蜞菊,在秋风里摇摆,也在霜寒里寂静。
一个人长时间地临水对湖,看涟漪一层层临摹风的样貌,看荷花被秋冬染上墨色,看华灯初上在湖面投下寂寞的影子。
每天下课后,吃完晚饭,也会一个人背着书包,踏着夕阳长长的余晖,走进图书馆最偏僻的角落。摊开一本书,文学、哲学或心理学,随心情喜欢。一目十行地读,或一字一顿地读,都是欢喜。
一颗心沉下来,沉得很深很深,只有文字能触及。我像一条久搁在沙滩里的鱼,回到心心念念的大海。
如果精神上有故乡,那么,它一定在喜欢的书籍里。
通常是晚上十点左右,接近闭馆时间,身边的同学陆续离开,一排排书桌又恢复冰凉的温度。
灯管发着清冷的白光,高大的书架静默如山,浑身逸着一股厚重的气息,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抵挡住贪婪愚昧的亵渎。
我深吸一口,感到从腹部深处传来一丝孤寂,同时心底沁出深深的满足感。两种颇为矛盾的情绪在身体里照面,竟有一种意外的新鲜感与深刻感,以致于如今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从图书馆出来,照例走过一道道孤独的校园路灯。我走得沉稳,走得饱满,仿佛每一步都悬挂着沉甸甸的收获。
夜色凉如绸,一个人的身影独自抚过一片片灯光,心中荡漾起满满的欢喜,如同风行湖面时,那一圈圈无止境的涟漪。
灯光时而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又裁得很短。
我抬头望着这墨色的天空,月亮仍旧守着这万丈红尘,一如初见时那清淡的光芒与温柔的注视。一两颗星子在遥遥地指明方向。
我心里装着清凉的喜悦,深深感恩这样孤寂而美好的时光。
如果生活可以全然做主,我希望多一些清凉的时光,有一瓣素心,一盏灯光,几两文字。
在晚秋的黎明或*昏,从指尖嗅到文字的幽幽清香,一寸寸地清润肺腑,嗅到时光如酒般的甜醉,一点点地将心沉沦。
此后半生,不留恋过往芬芳,不追逐未来幻影,且寂静且深爱地度过。
感恩大家支持
愿您余生岁月都被墨香熏陶
芷默,佛山作协会员,工商管理研究生,95后姑娘,持续为您分享静心美文!作品曾发表在《哲思》、《百草园》等美文大号及省级报刊杂志。热爱探索生命真相,喜欢文学、瑜伽,无事时喝喝茶,种种花,养养鱼,做个用文学表达生命的创作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