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具有禾本科植物之王美誉的一味中药,可做粥 [复制链接]

1#

薏苡仁一一禾本科,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梁陶弘景云:“近道处处多有,人家种之。”宋苏颂《本草图经》云:“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子,五月六月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故呼意珠子”。李时珍说:“薏苡仁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有二种。一种黏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所以,历代文献有不少以珠为名的别称,如菩提珠、胶念珠、意珠子、草珠儿、必提珠、老雅珠、珍珠米等,正因如此,有一个“薏苡明珠”的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谤而蒙冤的意思。这个成语与一味中药“薏苡仁”有关。

这就是汉代历史上发生的”薏苡明珠谤”之轶事:据文献史料记载:东汉,汉武帝刘秀时代,大将*马援被任命为伏波将*,率大*赵交趾(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广西大部地区)征讨叛乱。大*交州府东关县境内一个叫浪泊的地方,当地正流行一种叫“瘴气”的传染病。那里水气漫漫,*雾蒸腾,就是飞鸟飞过此地也常坠死于水中。当时正值盛夏,气候炎热,湿热交蒸。*中士卒病者甚多,将士们都手足麻木,疼痛,下肢水肿,进而全身肿胀,吐泻不止。正在这时,有一位当地出身的上兵说:他有一种用薏苡仁治疗“瘴气”的方法。马将*叫士卒把方交上,后即刻命令部下採集当时盛产的一种草药一一薏米,连同藕根熬粥,下令所有士兵天天服食。果然疗效显著,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将士们士气大不久便平定了叛乱。马援认为:薏米“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在平定南凯旋班师回京时,带回几车薏苡仁种子。在当地人们称薏苡仁为“簳珠”马援因怕所带薏苡仁日晒雨淋,便用遮布覆盖。随*朝廷中一些嫉贤妒能,奸恶之臣,上奏刘秀,奏章说马援从交趾运回大量珠宝。马援得知此事后,为回击诬陷,表明心境,命令将士当众将所运回的惹苡仁倒入滴江,谣言不攻自破。后人都认为这是一宗冤案,故把它称为“薏苡之谤”。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清廉奉公的功臣大将*,便把当地的山称为伏波山,山中的洞称为还珠洞,洞中有一丈余尺的石柱下垂,离地面很近,仅有寸许,人们把它称为马伏波将*的试剑石。有诗曰:“清清碧滟泛鱼歌,龙隐宝珠夜浴波。诗客英雄共不朽,咏叹不尽唱嘉禾。现在桂林漓江边的“伏波胜境”、“伏波山”、“还珠洞”等都与此有关。由此成为游客们瞻仰的圣地。

意苡仁除药用外,其营养价值很高,在禾本科植物中占第一位,具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之美誉。自古以来,均有用薏改仁当做粮食,煮粥做饭的习惯。宋代眉州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诗赞美之:“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春为芡珠圆,放作菰米香。”唐《广济方》载:“惹改仁饭:治冷气。用意改仁舂熟,放为饭食,气味欲如麦饭乃佳。”用薏苡仁煮粥,古代文献记载多。唐代著名食医昝殷在《食医心镜》中说:“惹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率,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李时珍说:“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食之。”

唐.孟洗的《食诊本草》记载:“薏苡仁可去干湿脚气’”。脚气是过去岭南地区的一种流行病,病人手脚麻木无力疼痛,甚至下肢局部水肿或全身水肿,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马援将*用薏苡仁治疗士卒的正是此病。唐代时期,该病从江南蔓延到长江以北,人们称江南病。当时用薏苡仁治疗有特效。所谓脚气病,实际上是维生素B1缺乏症,而意改仁含有大量维生素B1和微量元素,所以可以治疗该病。现代应用,对于久病体虚产后恢复期,男、女、老、幼皆宜。现之“八宝粥”、“十全大补汤”均离不开薏苡仁。

薏苡有抗癌的作用,早期认为抗癌成分为薏苡仁酯,目前较为普遍认为一定配比的不饱脂肪酸在抗瘤方面起主要作用;日本学者并证明所谓薏苡仁酯与其苡中的C-1-1-7(油酸及亚油酸混合物)部位相当。亚油酸为主要的抗癌成分。

目前国内外用薏苡仁为原料提取制成的“康莱物注射液”已广泛地用于肿瘤临床,临床疗效使各国临床学者满意,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各国学者正进一步对中国产薏苡仁作更深入研究基原:系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薏苡仁属,全世界约有10种,主产于亚洲。我国南北各省广布有薏苡仁一种,一辖数个变种,其中有一变种有栽培,主产于广西、云南等省区。其子实名薏米,供食用或药用。其珐琅质的总苞极坚硬,可为念珠,供玩赏

别名:回米、六谷子、苡仁、鮮蠡、薏珠子、菩提子、薏仁、珠子仁、苡米仁、珠珠米、催生子、川谷、天谷等。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滲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用于脾虚泄泻,水肿脚气,妇女白带,湿痹拘挛,关节疼痛,肠痈,肺痿等。现代用于治疗胃癌、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以及多发性疣等。

临床应用:

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薏苡仁甘淡利湿,微寒清热,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补中,常用于治疗水湿滞甾或湿热,内蕴之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常配伍白术、滑石、猪苓、茯苓、防己、冬瓜皮等同用。以增强薏苡仁利水消肿之效。

2.脾虚泄泻,筋脉拘挛。本品渗湿除痹,通利关节,缓和拘李。可用于经络的风湿痹痛,筋脉挛急,配伍苍术、独活、防风等同用,如(类证治裁》之“薏苡仁汤”。若治疗湿郁经络,身热身痛,汗出自利等,配伍竹叶、滑石,通草等同用,如《温病条辨》之“薏苡竹叶散”。若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剧者,常配伍麻*、杏仁、甘草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之“麻杏苡甘汤”。

3.肺痈肠痈。薏苡仁清肺金之热,下利肠胃之湿。对于咳吐脓痰之肺痈,可单独使用或配伍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千金方》之“苇茎汤”。治肠痈脓已成用《金匮要略》之“附子薏苡败酱散”或《疡科捷径》之“赤豆薏苡汤”等。

4.薏苡仁含薏苡仁酯,能抑制癌细胞,近年常用于消化道,呼吸道癌肿。薏苡仁煮粥常服,可治疗身面四肢之疣。薏苡根能清热除湿,舒筋止痛,并可驱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