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藜麦营养丰富又美味的超级食物 [复制链接]

1#

藜麦,这种源自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的高营养植物,或许对初次接触的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在寻常的菜市场里,它也并不多见。那么,究竟什么是藜麦呢?藜麦,这一曾经孕育了印第安人民的超级食物,其历史可追溯至玛雅文明。被誉为大自然赐予热情民族的“金谷子”,藜麦不仅富含人体所需的全蛋白、矿物质及9种氨基酸,更在历史上为人类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藜麦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麦子”。藜麦,这一看似“麦子”却非“麦子”的神奇食物,其实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因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异,从0.2米到3米不等。尽管其名字中带有“麦”字,且植株顶端的序状花序颇似麦穗,但藜麦在植物分类学上与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并无亲缘关系,也不归类为谷类粮食。相反,它属于藜科植物,与菠菜、甜菜等为近亲,英文中称之为“假谷物”(pseudocereal)。其叶子色彩斑斓,有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叶面上独特的颗粒物触感如同细沙,为餐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味。作为主食界的网红,藜麦以其超高的营养价值备受瞩目。它甚至被素食爱好者们尊称为“素食之王”。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以下表格,一探究竟藜麦究竟蕴含了哪些令人称奇的营养成分。食用功效藜麦,这一备受瞩目的主食界新星,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素食爱好者的青睐,更被誉为“素食之王”。它易于消化吸收,带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人参香,不仅能均衡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还能增强体质、修复受损机体、调节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甚至有助于提高应激能力、预防疾病、促进减肥以及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这一谷物界的佼佼者,适合各类人群食用,尤其适宜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等特殊群体。长期食用藜麦,效果显著,益处多多。

藜麦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其营养价值上,更在于其作为植物却能提供近似肉蛋类的优质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人体氨基酸组成高度契合,不仅减少了养殖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还有助于解决粮食供给与耕地资源、人类营养需求与环境污染、农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等多方面的冲突。藜麦的种植与推广,对于促进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乃至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堪称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随着春天的到来,藜麦的种植季节也将拉开序幕,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谷物界的“扛把子”在景泰这片热土上播种新生与希望。

第一块地及土壤选择在开始藜麦的种植之旅前,选择合适的地块和土壤至关重要。藜麦种植的土壤与地块选择

藜麦种植时,应避免连作,建议与荞麦、玉米、谷类、大豆、薯芋类、十字花科及瓜类等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最理想的种植地点是上年玉米或马铃薯收获后的地块,这类土壤疏松且富含养分。同时,种子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且排水便利的地方种植,沙壤土、壤土和沙土都是适宜的选择。在整地方面,需要精细耕作,确保土壤松软,为藜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秋季或早春土壤解冻后,应进行耕翻或旋耕,耕深控制在5-8公分之间。接下来是施肥环节,推荐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用约2吨。在起垄和播种前,还需每公顷施用N(氮)P(磷)K(钾)复合肥(以15、15、15的比例为佳),用量控制在25~35公斤。第四播种

播种时期会受到气候、土壤条件、品种特性以及种植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常在3月25日至5月30日之间进行。当土壤墒情适宜时,应采用人工播种机进行播种,控制播种深度在2至3公分之间,株间距维持在10至18公分,每穴播入藜麦种子5至8粒,每亩的播种量约为至克,以确保每亩地有至10株藜麦苗。对于春旱较为严重的地区,推荐采用覆膜种植的方式来提高成活率。

第五查苗补种

在幼苗长出2片子叶后,应开始检查幼苗的生长状况。若发现缺苗断垄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充播种。补充的种子需先经过3至4小时的水浸,然后捞出置于20至25℃的环境中催芽10至15小时。当幼芽开始萌动时,即可进行查苗补种工作。第六间苗、定苗及除草

当藜麦幼苗长到约6至10公分高时,进行首次间苗,每穴挑选出2至3株健壮的幼苗。若发现缺苗或断垄,要及时从间苗处选取幼苗进行补栽,同时注意保护好幼苗的根系,并适量浇水。

接下来,当幼苗长到约15公分高时,进行第二次间苗,也就是定苗,此时每穴仅选留一株最为健壮的幼苗。在间苗的过程中,还需结合人工除草,以清除杂草对藜麦生长的影响。

第七灌水

定苗工作完成后(即幼苗高约20公分时),进行第一次灌水。对于苗弱的地方,结合灌水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随后,在灌浆期再进行第二次灌水,以确保藜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