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药方不一般,能治100多种病害 [复制链接]

1#

#三农小分队##农业#夏季温度高,雨水充足,病菌繁殖快,田间病害发生多,蔓延速度快,根除困难,危害严重,田间损失不少。选择高效广谱的杀菌剂,是快速控制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优秀的#杀菌剂#药方,能防治多种病害,持效期还长,它就是苯甲·吡唑酯。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信息查询,苯甲·吡唑酯的药剂登记信息有52条,主要剂型有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等。

一、苯甲·吡唑酯的特点

1、作用机理独特

苯甲·吡唑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混配而成,兼具二种有效成分的作用特性,苯醚甲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作用于病菌细胞膜,通过干扰病菌细胞的脱甲基化作用,抑制细胞膜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病菌无法生长。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属于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通过阻止病菌细胞色素b、c1间电子传递而起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混配协同作用,使菌体生长停滞甚至死亡,不仅有效地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还能抑制叶片内的菌丝生长,从而起到杀菌、防病和治病的功效。

2、防治谱广

苯甲·吡唑酯杀菌谱广,可防治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如瓜果蔬菜上的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枯病、早疫病、蔓枯病、炭疽病等,果树上的叶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穿孔病、白腐病、黑痘病等,禾本科作物上的纹枯病、颖枯病,花生网斑病、褐斑病,大豆褐斑病、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黑胫病,以及草坪上的褐斑病等。

3、适用作物广

苯甲·吡唑酯可用于香蕉、黄瓜、谷物、大豆、小麦、玉米、花生、水稻、马铃薯、棉花、苹果、梨、葡萄、柑橘、柠檬、辣椒、草莓、西瓜、甜瓜、甘蓝、茶树、烟草、蔷薇花卉、观赏植物、草坪等多种作物。

4、传导性好、渗透性强

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传导性好,可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杀灭植株各处的病菌;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从叶正面渗透到叶背面,杀死叶背的病菌,因此,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

苯甲·吡唑酯还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

二、苯甲·吡唑酯应用技术

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香蕉叶斑病发病前或初期进行施药防治,喷雾要均匀一致,以不滴水为宜,不要重喷、漏喷,视果园病害发生情况和天气情况,可间隔10-14天连续使用2-3次。

2、防治西瓜炭疽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施药,施药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发病轻或作预防处理时,使用推荐剂量的低剂量;发病重或作为治疗处理时,使用推荐剂量的高剂量。使用本品时,先将药剂摇晃均匀,再用少量水稀释所需药剂,最后加足水量,搅拌均匀后喷雾。

3、防治桃树褐斑穿孔病: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用清水配制药液,现配现用,不宜久置,喷雾要均匀一致,连续用药时的施药间隔期为10-15天,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三、使用注意事项

1、在冬枣、香蕉、芒果等果树结果期,不能与乳油或有机磷类农药混配用,否则容易发生烧果现象。药剂应现混现兑,配好的药液要立即使用。

2、不宜与铜制剂、碱性药剂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3、对鱼类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蚕有毒,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蜂群活动区、作物开花期、蚕室桑园附件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工具。

4、注意交替用药。与其他药剂复配时,一定要二次稀释法配制,现用现配。

5、没有复配经验的,一定要先进行安全性试验。

以上是苯甲·吡唑酯的特点及使用技术,希望对农业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

转发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