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638693.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余雯雯
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什么样?关于临安城你知道多少?就在明天(8月27日),一场重磅展览即将开始。
南宋时期的杭州,经历了古代历史中近世转折的“城市变革”,孕育着中国意义上传统文明的“文艺复兴”。
作为曾经的“南宋古都”,杭州有着深厚的“宋韵”基因。今年,正值杭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牵头主办“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围绕城、看见人,展示多年前杭州城的社会风情与文化意象。
明天起,这场展览将重磅开展。
本次展览将全面展示杭州40余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组织全国范围内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套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件)。
其中,苏州博物馆藏《钱塘观潮图》扇页、浙江图书馆藏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等珍贵文物将限时展出(此前报道戳这里)。
今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提前探营,帮大家划划重点,并现场见证部分宝物开箱环节。
先来看看这次最难得一见的部分宝贝吧。其中的《钱塘观潮图》扇页很稀有,银鞋同样全国罕见。
夏□《钱塘观潮图》扇页
南宋(-)
苏州博物馆藏
展期:.8.27-.9.27
本幅署款“夏□”。钤收藏印“少师郧国公孙”朱文印一方。
此图采用“之”字形构图,实左虚右,以怒潮一线斜出而沟通前后,避免了院体通常置景前后孤立之弊。近岸山峦林木蓊郁,现楼阁一角,又有六和塔矗立其中,描绘简略但不随意。中景江面潮水翻腾,波澜壮阔,接天巨浪翻涌而来,有排山倒海之势,江面有游船往来。远岸群山连绵,时隐时现,连勾带染而成,更添画面辽阔之感。画面尺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展现钱塘潮的汹涌壮观。左方树梢款署二字,因绢本破损,仅余一“夏”字依稀可辨。
钱塘潮为天下奇观。南宋时期,观潮之风日益兴盛。《梦粱录》有云:“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可见当时观潮与游湖一样,皆是都城游览的重要活动。以“钱塘观潮”为题材的诗词、绘画创作也开始兴起。此件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观潮风尚的反映。
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
南宋(-)
浙江图书馆藏
展期:.8.27-.10.24
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地方志书《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将其并称为“临安三志”。
其中,《咸淳临安志》为南宋潜说友在《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共一百卷。潜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丽水市缙云县)人,理宗淳祐四年(年)进士。咸淳六年()以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
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地方志书《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将其并称为“临安三志”。《咸淳临安志》作为其中问世最晚的一部,无论体例或内容都有所进步。《咸淳临安志》共一百卷,前十五卷为行在所录,十六卷往后为府志,内容包含了临安府及其下辖的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等九县,涵盖疆域、山川、秩官、人物等十九个门类,涉及相当全面。其中,对地方经济、都市公共建设及管理、西湖胜迹、人物记载几方面的记述都相对完备,在地方志中尤显突出。《咸淳临安志》博引史书,注明来源,对前志多作考订与修正,又对重大事件列专题考证,提高了方志的准确性与史料价值。该志是南宋地方志中的佳作,为研究南宋时期杭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对于宋史研究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流传版本包括海源阁藏本、钱塘丁丙善本书室藏本、汪氏振绮堂本等。
此页为张宗祥收藏的宋版书页之一。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同。属《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记述於潜县山川,涉及山的方位、来历、景观等。
“罗双双”铭文银鞋
南宋(-)
年衢州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每只鞋由三块银片(鞋底一片、鞋面二片)焊接而成。鞋头上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罗双双”字样。银质鞋子质地硬,应是不是生前所用而是陪葬明器。鞋子尺码小,形制与当时缠足小鞋相似,可以认为是南宋时期女子缠足的实证。
鞋子出土于史绳祖与杨氏的夫妻合葬墓。罗双双,根据杨氏墓志是史绳祖前妻“元妃罗氏”,银鞋应该是与罗氏有关,不知为何会出现在三十余年后史绳祖与杨氏的合葬墓中,有可能是前妻之物入葬表示合塚。
史绳祖(-),字庆长,四川眉山人,生于绍熙二年(),终于咸淳十年(),晚年寓居衢州,享年八十三岁。为官履历丰富,历任潼川路转运使,曾任江西提举、江东提举,至朝议大夫。师从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为学博杂、善考证,一生笃志疆学、著述丰富。
根据文献记述,宋代品官墓葬普遍要求“厚丧薄葬”,治丧行为隆重,但棺中少置贵重的随葬品。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仍有厚葬现象,许多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并有金银器出土。对于厚葬的风气,士大夫深感忧虑,著书立说极力反对,希望效仿古礼,以行薄葬。
刻本《春秋胡传》三十卷
明正统十二年()
杭州博物馆藏
作者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今属福建武夷山市)。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提举湖南路学事等职。两宋之际著名的经学家,以治《春秋》名于世。长期隐居衡山一带,创办碧泉书院、文定书院,教授子弟生徒。自宋徽宗崇宁四年()始,至宋高宗绍兴六年()止,历时三十余年,胡安国完成了在《春秋》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春秋胡传》,总十余万言。
《春秋》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政治著作。因其文意艰深,不易于理解,后人相继作传,加以诠释。《春秋胡传》便属此类作品,其特点在于胡安国并非以经解经,亦非以传注经,而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南宋朝廷而为《春秋》作传。《朱子语录》谓“胡氏《春秋传》,议论有开合精神”。此书撰成后,除为当世所重外,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元明时期皆为科举的官方定本,体现了统治阶层对其学术价值的认可。
杭州博物馆藏《春秋胡传》为正统十二年(),明英宗敕命司礼监刊刻《五经》中的一部。半页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属古籍版本领域非常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
银鱼袋、银带銙(kuǎ)
南宋(-)
杭州博物馆藏
这组银鱼袋、银带銙(kuǎ),有折沿,背面有扣钉,为革制皮带上的饰件。四件折沿外侧均阴刻波涛纹,其中三件为方形带銙,主体纹饰为高凸花波涛,拱卫中央一尾鲤鱼。一件为单拱形鱼袋,饰高凸花饰海水双鱼,原应有一对竖向拱形饰。
鱼袋,是用来贮藏随身鱼符的,最早出现于唐代。自五代后,鱼袋不再贮藏随身鱼符,而成为高等级官员的一种身份象征。《宋史》卷十五《神宗本纪二》载:“鱼袋。其制自唐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关于鱼袋的使用制度,《宋史·舆服志五》中规定,身着紫色朝服的四品官员、身着绯色朝服的六品官员,才可以佩金或银鱼袋:“中兴,仍元丰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服绯、紫者必佩鱼,谓之章服。非官至本品,不以假人”。
唐代鱼袋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中原及西北地区,宋辽时期已扩展到江南及长城以北地区。使用人群主要有当时的朝廷官员和外国蕃臣,使用时佩于腰部左下侧或右下侧,是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池娇夹层银鎏金盏
南宋(-)
杭州博物馆藏
鎏金银盏。圆形,弧腹,圈足外撇。由内外两层组合而成,内壁外卷,翻扣口沿;外壁满饰花纹,上为两道连珠纹包夹花卉纹,中为高浮雕荷塘小景,称“满池娇”,下为莲瓣纹,圈足环绕覆莲纹,内有“溪”字款。
盏是宋代金银器中一种常见的酒具,金银酒具自唐代开始逐渐盛行,发展至宋代,金银器的造型更为奇巧雅致,纹样繁多。与此同时,仿古复礼的思潮盛行,文人士大夫阶层皆好古风,在宋代社会掀起一股仿制青铜器的风潮,为满足这一审美需求,套胎夹层工艺应运而生。夹层工艺应用于金银器的制作,不仅可以减轻器皿的重量,节省原材料,而且会使金银器皿更好的表现出青铜器浑厚凝重的特点。套胎夹层工艺是先将组成器物主体的两层胎体分别装饰完毕,再将较小的胎体放到较大的胎体中套接起来,在两层胎体的的交接处用卷折的方式将二者合并,最后进行捶揲修整,从而形成中空夹层的效果。采用这种制作工艺成型的器物,不仅外观上达到审美需求,而且造型相对轻巧,盛放热饮时起到隔热作用,有较高的实用性。这件鎏金银盏便是用此工艺制作而成。
“满池娇”是我国广泛应用的传统图案,指莲荷与水鸟组成的池塘小景,最早的出现时期尚不明确,但在南宋《梦梁录》中已有记载,临安城内出售“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纹饰以莲花、荷叶、飞鸟、水波为基本元素,具体排列方式各有不同,禽鸟多为鸳鸯、水鸭、鸂鶒等形象,以成双入对的水鸟寄寓恩爱合满的美好期许。此件器物外腹部用高浮雕凸花工艺满饰莲花、慈姑、鸳鸯、翠鸟、鱼、蟹等纹样,是典型的“满池娇”纹样,整体布局饱满有致,日常池塘小景跃然于日用器皿之上,具有写实性,极富生活情趣。
两宋“满池娇”图案,无论在构图、风格、还是局部处理上,都能明显看出移植于花鸟画的迹象。此后,“满池娇”纹饰被固定下来,成为金银首饰、器皿、瓷器、织绣上的重要的图案题材,在元代的织物与青花瓷上也有广泛应用。
竹叶纹金桥梁钗
南宋(-)
年东阳白云街道杨大坞村金交椅山宋墓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金钗为双股,用一根粗金丝条连续弯曲成十五支花头,部分花头与钗梁用金丝绑结固定。钗头錾刻竹叶纹,刻画精细,似因风吹而外翻的片片竹叶,整器形象丰美,形如孔雀开屏,展现出宋式钗特有的立体灵动与细节刻画的统一。
桥梁钗,是宋代较为流行的样式,通常为多对花头呈扇形并排于钗梁之上,钗梁下缘接钗脚,钗梁花头数量通常为奇数组合,并装饰花卉纹、卷草纹纹、竹节纹等。多用锤鍱、錾刻等工艺,制作精致的浮雕形凸花纹饰,使装饰图案更显立体感。
受宋人对金银首饰日益增长的消费与审美追求推动,折股钗趋于繁复,出现了多次弯折的花头钗首。这件竹节钗的十五支花头弯成拱形,为“桥梁式”,类似式样的竹节钗亦见于江西、湖南等地发现的宋元金银器窖藏,或为当时的流行式样。《新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有载:“今时宅眷,多喜时样生活,勤去更改”,金银首饰以其材料的特殊性,便于旧式改新,满足都人对“时样”的追求。
银铤凝结物
南宋(-)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
广东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件银铤凝结物为两枚“二十五两”型银铤粘连凝结而成,上面一块银铤凝结壳层脱落,露出银铤上戳记,四角印记已模糊,中央左侧刻“张二郎”,右侧刻“京销铤银”。
“京销锭银”是南宋银锭中最为常见的戳记铭文,指南宋都城临安府金银交引铺销铸的锭银。此外,还有少量的“京销渗银”“京销细渗”“京销正渗”等银锭种类。
两宋时期,白银的货币地位大幅提高,使用范围和数额都有大幅提高,官方与民间普遍使用,通行全国。白银被应用于财政收支、民间馈赠、贿赂、借贷等,购买府宅、田园奇珍等大额支付,也是白银使用的重要用途。当时的白银有银块、银钱、银铤和银牌等形态,以银铤最为常见。
除民间和官方等大量使用白银外,白银在宋代的流通范围逐渐扩大,海外贸易也广泛使用白银支付结算。这一凝结物就充分反映了这一史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