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定居淄博折射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4503298.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吴昱通讯员刘巨贵

飞鸟应知暖,枝头忽遇春。

这个春天,淄博再次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获悉,日前,有摄影爱好者在桓台县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一珍稀鸟种——“震旦鸦雀”。

视频中,身材娇小的震旦鸦雀在茂密的芦苇荡中穿梭,并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

震旦鸦雀,素有“鸟中熊猫”之称。由于其对栖息的水域环境有着极高要求,因此,该鸟类也被称之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

那么,震旦鸦雀为什么会出现在淄博?这背后又折射了什么?

“鸟中大熊猫”定居于此

珍稀生物栖居以及生物多样性,通常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风向标。

震旦鸦雀选择淄博,并非偶然。

来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记载,震旦鸦雀属于全球性近危物种,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东北至西伯利亚东南部。

体型较小,活泼好动,嘴里不时发出短促“唧唧”声的这一鸟类的活动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

由于震旦鸦雀数量过于稀少,加上其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它一直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挑剔的指示物种。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种珍稀鸟类,目前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经常被看到。

事实上,这不是当地首次发现震旦鸦雀。

“早在7年前,开展的湿地资源调查中我们就已经发现震旦鸦雀的生活迹象。”马踏湖湿地保护中心的王剑表示。

他说,此后7年中,随着这一鸟类不断在这里活跃,熟悉了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环境的它们也在这里进行栖息繁衍,并从最初的由“旅居”变为了“定居”。

为何是马踏湖?

那么,震旦鸦雀为何选择定居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呢?

马踏湖,位于淄博市桓台县境东北部,小清河南岸,地处泰沂山脉北麓山前洪冲积与黄泛冲积平原的迭交凹地。以荆夏公路为界,路南为锦秋湖,路北为马踏湖,因两湖彼此衔接,融为一体,故统称为马踏湖。湖区水源由乌河、孝妇河、东、西猪龙河、杏花河等河流汇集而成。

一直以来,这里因盛产苇、蒲、白莲藕、金丝鸭蛋等而被称之为“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不仅如此,身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风景秀美的这里是一湖碧波、水草丰茂、野鸭嬉戏、鱼翔浅底……

其中,年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马踏湖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在不少当地人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要知道,曾经这片水域一度污水横流,一片荒芜……

不过,时过境迁,一切在悄然变化着。

而随着这种变化进行,震旦鸦雀——这一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挑剔的指示物种就此来到。

事实上,不仅仅是震旦鸦雀。

采访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早在年,马踏湖湿地保护中心就曾对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进行管理统计。

统计显示,包括震旦鸦雀、白鹭、苍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在内,区域内的野生鸟类共31科84种;野生植物也有近多种,其中,也包括在此区域内首次出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上述数据还在持续更新,珍稀生物的名单也逐步增加。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成为远近有名的摄影、休闲‘打卡地’……”当地人很是自豪。

改善水域环境的深刻命题

从曾经的污水横流的荒芜之地到如今的蓝天碧水的生态之湖,马踏湖究竟经历了什么?

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10多年间,当地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年以来,当地立足北方缺水地域特点,坚定不移落实“治保用”流域治污策略,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改善马踏湖水环境,我们在治理涉水工业企业上,先后关停取缔各类涉水企业35家,实施52家企业60项污水深度治理再提高工程。”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水与土壤科科长刘晓明介绍。

一项统计显示:在马踏湖多年实施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中,累计投入28.2亿元,共治理河道公里,并在沿河两侧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绿化面积达到10万亩……

如此,在“全领域治理、全流域修复、全方位管控”的淄博水环境治理模式统领下,加以实施生态修复、退耕还湿、建设人工湿地等一系列工程和规划后,马踏湖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水域等生态环境如何,生物说了算。

如今,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水质一天比一天好,河里的鱼虾、水鸟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淄博市闻名的摄影、休闲“打卡地”。

与此同时,这里也成为诸多珍稀鸟类的“定居地”,前文所述的“震旦鸦雀”就是其中之一。

缩影与折射

上述马踏湖的成功治理只是淄博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在淄博的孝妇河流域,近年来,河道中也出现了震旦鸦雀、白鹭、翠鸟等多种珍稀鸟类。其中,去年8月26日,在水面波光粼粼,水草随风摇荡,河畔岸柳成行的孝妇河涯庄段一度出现“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景象。

同样,在淄川的张相湖湿地公园,随着当地持续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曾因湖区和周边污染严重,一度成为一片死水的这里如今不仅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白骨顶鸡、野鸭子、白鹭等鸟类的翩飞驻足地。

众所周知,鸟类是包括水域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考官”。珍稀鸟类纷纷来“代言”的背后,是淄博水域生态的持续改善。

其中,去年,淄博全市水环境质量由年全省第十三名,一举跃升至全省第一名,实现历史性突破;7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其中有4个断面水质达Ⅱ类,两个断面水质达Ⅲ类,优良水体比例达85.7%;19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

数字背后,是淄博生态环境系统一场硬碰硬的、打造淄博美丽河湖,高质高效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对此,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满军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表示,这一切与“市委、市政府持续高位规划布局,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部门联动配合,科学系统谋划,坚持有解思维,不断创新水环境治理制度和模式,构建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坚持做好‘治保用’三篇文章,以创新求突破,以实干立新功”分不开。

成绩已属过往。在淄博以“品质提升”为主题的年,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