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米黑粉病如何防治玉米蚜虫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1#

导语:欢迎来到史琪说古董,怎样识别玉米的病害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玉米黑粉病、蚜虫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玉米上出现白色包膜的瘤后期瘤内产生黑色粉状物,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根据症状分析,是玉米黑粉病。该病是我国玉米产区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幼苗发病会引起枯死;成株发病导致的损失与感病时期及菌瘿形成的部位、数量及大小有关。发病田块减产率可达三成。玉米黑粉病虽属局部侵染性病害,但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间皆可发生。般苗期发病较少,抽穗后发病迅速增多。

植株地上部幼嫩的茎、叶、雄花序、果穗乃至气生根均可受害,受害组织因受病原菌的刺激而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包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薄膜,后转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病瘤成熟时外膜破裂,散出黑粉,此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冬孢子),此为本病症状的最大特点。病瘤大小差异悬殊,通常在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似豆粒,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茎节、果穗上的病瘤似鸡蛋或拳头。

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或同一部位多个病瘤聚集成堆。雄穗的小花染病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常数个聚成一堆;雌穗受害多见于上半部个别小花染病生瘤,其余仍能正常结将;也有整个雌穗受侵染而不结实的。茎上的病瘤多生于茎节的腋芽;叶上的病瘤多生于叶片中肋两侧,细如豆粒,密集成串。病株茎秆多扭曲、矮小,早发病的植株果穗少而小,甚至不结穗。

本病能侵染植株任何幼嫩部位而形成肿瘤并散出黑粉,这与玉米丝黑穗病仅侵染雌、雄穗并产生杂乱的黑色丝状物症状明显有别病菌以厚垣冬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7年。病土和带有病残体的堆肥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温、湿度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成为初侵染接种体。早期病瘤产生的厚垣冬孢子通过气流及其他媒介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发病。寄主组织幼嫩或有机械伤口有利病菌入侵致病。玉米前期受旱,后遇微雨或多露雾天气易发病。连作地、高肥密植地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尤其自交系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一般杂交种较抗病;果穗苞叶厚而紧密的品种较抗病;耐旱的品种比不耐旱品种较抗病。

防治方法有哪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应采取以减少菌源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清洁田园,減少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阆病残体,深翻士壤,重病地实行轮作。施用腐熟粪肥,勿施带病残体堆沤的土杂肥。及时割除病瘤并烧毁,对减少当年病菌侵染及降低翌年初侵染源有重要作用。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减少害虫造成的伤口。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用水,防止旱涝不均,抽雄前适度灌水,勿使受旱。

玉米蚜虫如何防治?玉米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危害玉米、高梁、麦类水稻等作物外,尚能在狗尾草、李氏禾、芦苇等禾本科杂草上寄生。玉米蚜以成虫、若虫在玉米心叶、穗部群集危害,刺吸植株汁液,影响生长和产量。止此外,玉米蚜尚能传播玉米病毒病,危害更大。玉米蚜一年发生20代左右,在浙江以成虫、若虫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危害。

4月底至5月初玉米蚜产生大批有翅蚜,形成第1次迁飞高峰,陆续迁向春玉米、高梁、早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迁入春玉米田的蚜虫,当玉米未抽雄前,一直群集于心叶繁殖危害,孕穗期,则群集于剑叶危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危害。扬花期蚜量激增,对玉米危害也最重。玉米进入乳熟期,雄穗开始枯黄玉米蚜产生的后代有80%以上为有翅蚜,形成大田第2次迁飞高峰,陆续迁至夏玉米、迟熟高梁以及在瓜棚下、树阴下、水沟边等处生长的禾本科杂草里孽生繁殖,由于气温高,大田农作物上的蚜虫极少,多集中于阴涼处的杂草上生活。

8~9月间,气温逐漸下降,夏玉米渐枯黄,玉米蚜再次产生有翅蚜形成第3次迁飞高峰,向秋玉米、迟熟夏玉米、再生高梁、晚稻以及禾本科杂草上繁殖危害,此时气温适宜,秋玉米生长旺盛,有利于蚜虫增殖。10~11月间秋玉米开始黄熟,玉米蚜产生有翅蚜,迁入麦田和沟边、塘边的早熟禾、看麦娘等杂草上,繁殖1~2代后,随气温下降,即在其上越冬。

一起去看看防治方法。清除杂草。结合中耕,清除田边、沟边、塘边等处的禾本科杂草,消灭孽生基地。药剂防治。掌握在玉米心叶期,蚜虫盛发前进行。是根区施药:用30%克百威颗粒剂,每亩拌细土10~15干克,于玉米蚜初发阶段,在植株根区周围开沟埋施,药效长达30天左右二是喷雾防治:在玉米抽穗初期调查,当百株玉米蚜量达头,有蚜株率50%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