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龙咨卡村一个古老彝村破茧成蝶曲靖日报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她古老悠远,她充满神韵,她暗藏故事,她破茧成蝶,她乘风破浪……她,就是马龙区的咨卡村,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

咨卡村是马龙区最南边的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彝族村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火把节”“摔跤节”等彝族重大节日,火草褂手工编织技艺世代相传,泡缸酒美名远扬,彝家人淳朴好客的风土人情及自由真实的生活节奏一成不变。

民族团结手拉手,和谐发展心连心。近年来,特别是*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龙区马鸣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工作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建设等共同谋划、齐步推进,辖区少数民族村多点开花、破茧成蝶、乘风破浪,正朝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阔步前行。

咨卡村就是该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一个典型。

基础条件筑梦成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础条件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马鸣乡用好用活各项民族*策,致力民生改善,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补齐民生短板,少数民族村基础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就拿咨卡村来说,新建了水碾房、风雨桥、休憩亭、彝家乐广场、非物质文化传承室、民族民俗文化陈列室等设施,打造了精美、极具民族特色的墙体文化、楹联文化……

“以前我们村道路泥泞、家禽乱跑、污水横流……通过省级重点村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项目的实施,村庄道路更加宽敞了、厕所更加洁净了、活动室更加漂亮了,村内路灯也安了起来、人畜饮水也不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说到咨卡村的变化,近70岁的‘老支书’李金福有说不完的话。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近年来,特别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马鸣乡聚焦少数民族村的发展,紧盯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着力在“产业兴旺”上做文章,根据少数民族村村民创业致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培育,以思想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马鸣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注重树标杆、塑典型、探路子,在新楼房村闯出的“*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工人)”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各村(社区)干部实行到村驻村轮岗轮训,村干部在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建链”、市场链赋能产业链,围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的目标,因地制宜引导村民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力群众增收。

“我们村种包谷、水稻、洋芋都种了几代人了,现在我们种猕猴桃、莲藕,养鱼、养牛、养猪,一家子的收入比以前高了。还有的人家去参加村里的合作社,发展火草卦、泡缸酒产业,还有的……”咨卡村小密得村民小组的村民曾嵘*自豪地说到。

民族文化继往开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近年来,马鸣乡着力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上下足“绣花”功夫,形成了以火草卦、跑缸酒、彝族摔跤和苗族山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

火草褂是彝族活态文化遗产的代表。咨卡村的火草褂纺织手工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先民就在这里生息劳作,秦修五尺道入滇时,彝族人民就能纺织火草褂。年,咨卡火草纺织手工技艺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传承和保护。

泡缸酒是彝族特制的一种酒,也是彝族热情好客的一种体现。“八月谷子*,彝家收割忙。谷子堆上场,人人喜洋洋。辣辣火火翻着晒,干干净净收回仓。高山打清水,清水捂泡缸。新捂泡缸酒,坛坛十里香。请来亲朋和好友,团团围坐共品尝……”。咨卡村沿袭了传统的酿造技术,依靠优质的水质资源和优质的米酿造的“咨卡彝族泡缸酒”,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香饽饽”,热销昆曲两地,美名远扬。

农历二月初二,咨卡彝族摔跤节如约而至,六月二十四,咨卡火把节燃气十足,悦耳的彝家歌曲、热烈的掌声、呵呵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咨卡坝子。

精神风貌破茧革新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马鸣乡还在引领上发力,在转变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上用力,通过教育培训、思想帮扶,开展“四史”教育、理论宣讲进民族村寨活动等引导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解放思想、破茧革新、“争先创优”,不断开阔少数民族群众视野。同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的*策、国家民族*策,讲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故事,切实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树标杆、走在前。

如今,当你走进咨卡村,除了美丽的村容、淳朴的民风、多彩的民俗外,“丽日流金群山耸翠,清溪漱玉一寨飘香”。“画入农家,美丽乡村看咨卡;情牵彝寨,芳菲春色秀古滇”。“四面云山皆入画,一桥风雨自成诗”等一副副楹联、一首首诗词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彝寨充满了隽永的乡土气息与文化气息。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下步工作中,马鸣乡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12个必须”的要求,着力将“大写意”变为“工笔画”,奋力擘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宏伟蓝图!

徐红兵李增全房袁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