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油糍
秋收尝新菜,原名稻花田鱼烧油糍
永嘉茗岙,农家稻田养鱼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吃稻花长大的鱼儿,也叫稻花鱼,肥壮不腥,鲜嫩无比,下饭佐酒皆佳。
早年,茗岙一对年轻夫妇,男耕女织,生活静好。男子陈姓,种养三亩田。男子素作糯米食和田鱼,每年都选水价最好的肥田,比别人家早十来天插上糯稻,养上一龄的田鱼。因精勤于田间,年年收成好,养的鱼条条红艳肥壮。
男子先开割糯谷晒好,待稻谷都上仓了,妻子就烧出一桌有糯米油糍与田鱼的好菜过尝新,犒劳丈夫和来帮忙的亲朋好友。那天,隔壁桌上的人夸赞每年吃的糯米油糍和田鱼都不一样,妇人在厨房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着。在田鱼过油后,加生姜,熯糯米酒,添热水,不想水加太多了,要烧至收汁,费时太久。妇人看看没别的办法,就把已煮至两面发*的糯米油糍也放进去,凑合吧!
当桌上的一道菜吃得差不多时,正好上去这道凑合的稻花田鱼油糍,一时香气朴鼻,鲜红金*相映的菜色在葱花的衬托下,美艳如画。一筷入口,鲜嫰鱼肉有了糯米的甘香,软糯油糍里更多了鲜香的鱼味。大家都说今年更不一样了。
此后,这道菜经这些吃的人流传下来,又经楠溪第一楼酒店大厨改进后就成了楠溪最有乡土特色的美味佳肴。
强身大骨
原名*牛骨
清初,楠溪中游的一户金姓人家连遭不幸,一对正值壮年的夫妻相继亡故,留下十三四岁的独子小金。接连的悲伤使小金身心无着,精神不振,身体孱弱。舅舅卢秀才,不仅学问好,还有一身好武功,在邻近村落教人习武,常来照顾他,教他读书练工夫。
初秋,舅舅牵来一头老母牛给小金放养,期望开春后能生头小牛。少年感觉好多了,天天上山放牛,也捡回些柴草。冬天一个寒冷的上午,好好母牛竟在山上摔死了。舅舅安慰了小金,宰了牛,把肉卖钱备用,剩下一幅牛骨。
舅舅精通医理和烹饪,每天加几味草药煨牛骨给外甥吃,外甥被牛骨汤的香气美味吸引,喝汤啃肉。楠溪民谚说,嬉爽娘边囡,吃爽骨边肉。美味使小金心情好了起来,身体日益强壮,面色容光焕发。一年后就变得神采奕奕,玉树临风,出落成一个强壮的美少年,也学会了舅舅的烹饪方法,并不断地想办法作得更好。
小金勤学苦练,也练就一身好武艺,20多岁就考上了武举人。据传他考上武举人是与主考官吃过他烧的*牛强身大骨菜有关。
岭上烤羊
楠溪岭上,系鹤盛乡的一个僻小古村,后靠崇山峻岭,前临大溪急湍。共有十三座破旧的老房子,一百来号村民生活在陡峭的山坡上。田地稀少贫瘠,收成不丰。大家都放养几头山羊,补贴家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楠溪江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岭上古村处在石桅岩与龙湾潭两景区之间,地理优势明显。年夏,永嘉县*府决定整理破旧的岭上古村落,以“天然养吧,岭上人家”为主题,推出农家乐式旅游产品。村民金邦乾率先开出“山里人之居”农家乐,推出“胹全羊”品牌菜,而生意淡淡的。后来有*朋友来访,吃了胹(胹ér:烹煮,煮熟、煮烂的意思)全羊,觉得不满意。朋友看了放养的山羊后,认为这里的山羊品质上乘,就教他烤全羊。根据本地山羊的特点和人的口味,邦乾反复调味、演练,在年5月1日成功推出“岭上烤羊”一菜,一炮打响,浙江省内的游客纷至沓来以品尝岭上烤羊为乐。一二年后,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的游客来,都说未吃岭上烤羊就是未游楠溪江。古村落狭小的空间人满为患,到山里人之居也常吃不到烤羊。大家在邦乾的指导下都学会烤羊,岭上烤羊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全村年收入达1亿余元!
如今,岭上人家村落变得整洁美丽,夜晚华灯中的屋舍流光溢彩,不少客人还专来赏灯、吃烤羊。媒体以“一头羊富了一个村”报道后,岭上烤羊更是遐迩闻名。
胹ér:烹煮,煮熟、煮烂的意思。永嘉方言,放水煮熟、煮烂讲胹。
吉祥年糕
楠溪的喜庆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炒年糕,给来客先填肚子,而意谓年年高升,算是发个彩头,祝福大家。
前清时,溪口的戴厨师名气很大,方圆十里人家都请他主厨。一年新春,戴厨师忙了几十桌喜酒,次日要去鲤溪李乡绅家烧一席他儿子考上秀才的贺喜酒,是去年底就约定的。戴厨师哪敢怠慢,起大早就赶到鲤溪。
这是要上(海)参(膀)蹄(鱼)胶(鱼)翅四大名菜的大席,戴厨师认真而紧张地准备好,当最后一道工序,用慢火煲时,就差不多要开席了,戴厨师要赶紧先炒出年糕来。油起花时,年糕入镬。炒得差不多了,夹来一粒年糕一尝,差点惊掉下巴。
原来把白糖当白盐了,这差错还了得,以后哪还有人叫他当厨师。他茫然四顾,瞥见案头有切得细细的、准备泡茶的橘饼丝。赶紧抓一把橘饼丝投入年糕里炒拌,再抖一撮白芝麻进去。尝尝味道不错,软糯香甜,还有点橘子味,装盘后放些红绿瓜丝和桂花上桌。大家一看,年糕如玉片,缠着金丝,红绿相衬,活色生香。大家请年长的乡绅先开箸。年糕入口,只觉得清甜香软,连说好吃好吃!就问戴厨师,这叫什么年糕,争奈是甜的?答曰:“今天是李家小公子大喜,我特意烧出这个富贵吉祥年糕贺喜。”又问,怎么说呢?厨师从容道:“衣着红绿大富,桂开高中大贵,金带缠身大吉,白麻升高如羊。祝贺小公子明年桂花开时高中举人!”众乡绅都说讲好讲好!事后还赏了戴厨师半吊铜钱。
从此,岩坦、溪口、鲤溪一带,凡喜宴、节庆大席,第一道菜都上这道香甜的吉祥年糕。
牛尾精髓
原名牛尾*精烧田蟢
鹤盛一带,地近雁荡,山上多出产中草药,尤以铁皮石斛和*精最为著名。不少人家都会采药制药,增加收入。
鹤盛山里一户姓周人家以采药为生,夫妻两只养有一个女儿。这女儿漂亮又聪明,十二三岁就会认药用药。
老周常年攀岩采药,未到五十岁就常常脊柱隐隐作痛,心气不顺,浑身不畅快,乡间郎中看了几回,效果不佳。一年的深秋,老周的脊柱又痛了。其妻听说,老牛尾吃了有用。妇人走了很远的路买回一条又大又长的*牛尾巴,准备明天烹煮出来让老周吃。
当晚,女儿梦见一个须发雪白的老人说:“牛尾三四尺,*精炖长脐。”一觉醒来,声犹似在耳。次日一早,女儿就把梦到的对娘说,娘认为这是村头的殿主爷显灵。就去弄来五只长脐河蟹(楠溪俗称田蟢),叫女儿抓出一大把上半年九蒸九晒的*精,切了五片老姜,又加三个大枣,与整条切段籴过的老牛尾,装在大陶罐里,倒进半斤陈*酒,加入泉水和一勺盐,放在火塘里用文火烹起来。牛尾将熟时已近午,大陶罐里散发出阵阵奇香。床上的老周闻着这香气,顿觉神清气爽,饥饿袭来。起身下床,看见大陶罐在烹吃的,问道好吃了么?
牛尾鲜烂,蟹肉香嫩,汤汁甘淳,牛蟹之味各异又融为一体。老周吃了三碗,汤也喝个精光,很是畅快。吃了三条牛尾后,老周的病就好了,健壮得象个后生儿。
后来老周卖药给一个老名医,说起了此事。老名医说,奇哉奇哉!有理有理!为之命名曰:牛尾精蟢。叫着叫着,就变成了牛尾精髓。
*精老鸭
清中期,岩头霞园的一瞿姓人家,祖辈以耕读为生,家道殷实。这年,家中的后生考上秀才,娶小源医药世家的媛主陈如玉为妻。如玉知书达理,贤慧温柔,孝敬公婆,促夫勤读,且颇通医药。
过门三年后,婆婆年衰体弱,如玉那是百般调护,效果不佳。她想起了家乡传说老早有个陶公在大若岩隐居,采食*精,身体健壮不衰的故事,觉得很有道理。她就到后山中崖下采来一丛硕大的老*精,先蒸晒几次,除去微*。
宰一只已养三年的老母鸭,沸水籴去血水,用白酒炒祛腥味,加一把*精,几片生姜、小许食盐,倒入半斤老酒,半壶热水,用文火烹了一个时辰,捧奉婆婆食用。婆婆喝汤吃鸭,直说汤汁鲜甜,鸭肉肥嫩,是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未吃过的美味。
婆婆的身体就日益见好,面色红润,行动轻捷。公公见此情景,就对如玉说:“阿媛,你烧的该菜恁好,我也要吃哦。”
两公婆乐于享用如玉烹制的*精老鸭,九十多岁还能操持家务,百多岁才无疾而终。全村人都说如玉孝顺,都希望也能找到个会烹制*精老鸭汤的儿媳妇。
溪心羊肉
永嘉历史上出现过三位宰相,第一位是南宋陈宜中,第二位明初五朝元老*淮,第三位是明嘉靖朝的张璁。*淮当官时间最长,也最会带携同乡,鹤阳的谢庭循和小源豫樟的胡宗蕴都是他带到朝中,成为优秀的宫庭画师,尤以谢庭循最为杰出,官至锦衣卫千户,传世的三幅《杏园雅集图》几乎是国宝级之佳作。谢庭循不仅画好,收藏宏富,还最是个有名的美食家,喜欢与同僚好友举办雅集,他则烧出一桌好菜款待大家。其中就必有他根据御厨传授的烹饪密法,烹制的羊肉受到众朋友的喜爱,朋友们常来打秋风吃羊肉。内阁首辅*淮则经常叫他过去掌厨治宴,羊肉也是必不可少的主打菜。
后来为方便*阁老,谢庭循就将羊肉的烹饪方法传授给*家厨子。明宣德二年()年,六十岁的*淮告老回乡,在家孝养老父,常烧这道羊肉菜给老父亲吃。因奉侍得好,饮食得当,其父*性活到九十三岁无病而终。明末*淮的一个裔孙迁居溪心,坚持耕读忠孝的家风,培养了不少读书出仕的人,至今老屋大门板壁上还有科考高中捷报的痕迹。这道有着宫廷风味的羊肉菜就被传承至今,成了永嘉的名菜“溪心羊肉”。
20世纪80年代初,桥头成为中国著名的纽扣市场,凡来桥头纽扣的客商,一定要到溪心*家老屋吃一顿羊肉的。
家烧香鱼
三百里楠溪中上游水质清澈干净,山涧冷水溪流,溪水浸润的石岩上富有硅藻,是香鱼生活的好地方。楠溪江的香鱼是永嘉的珍贵水产,更是老百姓的最爱。
香鱼属河海洄游鱼类,喜凉惧寒。农历三月清明后,小鱼从河口溯楠溪港而上,直到潘坑溪等上游的水潭。老人说,香鱼到楠溪后,一月长一寸,大港里的能长到1尺长就不再长了。八月后就开始沿楠溪水道而下,这时从鲤溪到沙头的水面,布满了捞捕香鱼的小船。立冬后,香鱼洄游到瓯江口产完卵,完成使命死去。山区的老人说,初雪后,因水浅出不去的香鱼喝了雪水,被冻坏了,肚皮翻白,浮上水面,很是大条鲜肥。
香鱼身体修长,小头细鳞,背浅绿而腹白。背脊有一条状如膏油的香腺,能散发出芳香,且有防腐作用。据说即使夏天,一筐鱼里只要放几条香鱼,就可使其他鱼保鲜不腐一段时间。楠溪江产的香鱼因有自然芳香,骨少且软,肉细而嫩。经烘焙后成干鱼后,香味浓郁独特。因此,楠溪人家的烧法,往往在整条香鱼干上撒酒干蒸,或切段与三层鲜猪肉一起文火慢煮,都是大快朵颐的难得珍馐。
裕锦*鱼
原名裕锦大汤*鱼
永嘉老话讲:下塘出老大,中塘出财主,上塘出行贩。行贩主要是指贩卖鱼咸的人。过去,上塘是楠溪港中下游的重要水陆码头,洞头一带捕来的大*鱼用船乘潮划到上塘老街南边的小码头。上塘人从小船里贩来*鱼,再挑到周边山村里卖掉。
民间认为,坐月子的女人,不能吃新鲜鱼类,只有经盐稍淹的鲜*鱼除外。因此,亲戚好友,都要买一对大*鱼送给作月里的人家。
上塘人烧大*鱼,烧热铁镬后,先用生姜擦遍镬下部,轻油大火,将*鱼两面炙过,加陈老酒、生姜稍煮入味,搁几茎咸菜,加热水满住*鱼,烧至鱼汤成白色后,即可起食。这样烧出来的*鱼,汤质鲜美,蒜瓣状的鱼肉鲜嫩爽口,百吃不厌。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大*鱼资源基本枯竭,而这些行贩的后代们却惦记着那味*鱼。好在这些行贩家庭出身的人,会作生意,赚了不少钱,几个朋友就开起了五星级的裕锦酒店。又同时想到这道*鱼大菜,就让大厨按这种方法烹饪。大厨研究了上塘地区传统的大*鱼烧法后,高汤换清水,细节调整,保持原来放几根香酸*咸菜的特色,烧出的大汤*鱼受到顾客的喜爱,尤其是原来的上塘人更是趋之若骛。这些行贩的后代,精于鉴别*鱼品质,选购最好的野生大*鱼作主料,上好的糯米陈酒为调料,精料烹制高汤,就烧制出著名的“裕锦*鱼”这一大菜。
柴镬全鸡
八年抗战就要胜利了。年5月21日下午,*屿村来了一群日本兵,抓去40来个青壮年,赶上小火轮押到乐清磐石。过来一个日本*官说:“*屿人大大的好,我们的认识的有。”大家听懵了。只见那*官叫道:“捉鸡儿哦。”大家一听,这不是矮人鸡儿本么?
那是10多年前早春的一天,村里来了个卖洋皂的,讲着哆鼻拉腔的温州话。中午时,洋皂客闻到附近的一座老屋里透出诱人的香味,就循香到屋檐下。说自已叫阿本,是在温州作小生意的外省人。问是什么的东西这么香,主人李不害说在烧鸡。这洋皂客赖着不走,就请他一起吃午饭。阿本吃着鸡说太好了,还夹着来几句傜喜傜喜。听着只当是有显有显,以为是说够了够了的,也不当回事。阿本还问了这鸡怎么烧的,李不害把怎么烧鸡的过程和方法都说一遍。阿本听得很认真,还要嘀咕一遍。又问在哪里烧的,说是在柴镬上烧的。阿本去仔细地看了一遍,还用手量过高低大小。拿起圆锥体的镬闷(镬冚)看了又看,笑着说富士山、富士山。大家一阵哄笑,这是镬冚,当然弗是山。又问这是什么鸡,说是灵昆鸡。暮春时,阿本挑着一担鸡儿篰来卖灵昆鸡仔了。因在李不害家吃过鸡,卖小鸡不计较,每年来几趟,就混熟了。大家叫他鸡儿本。
想不到鸡儿本是个日本*探子,说:过去是去看地形画地图的干活。*屿人大大的好,绝不为难大家,只要把东西挑到的,傜喜。还指着李不害说,鸡烧得好吃,以后可到他那里去专门开店烧鸡,生意大大的好。
大家被日本*押着挑重担到了温岭后,一群*子用枪指着说,巴关呀啰,统统的滚蛋。大家饿着肚子,逃命似地赶回家。途中议论着,日本*不是被我们打败了么,怎么就让他们运回去从我们这里抢去的这么多东西,还枪顶我们给挑到温岭。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免数落起李不害,这好鸡怎么就给日本*吃了呢?李不害说,要是知道是个日本*,就是倒给狗吃了,也不给这恶*吃。
其实,永嘉上塘*屿一带的人家,都是这样烧鸡的,只不过那母鸡放养二三年,产蛋少了才宰的。还有就是永嘉人珍惜能吃的食物,就把鸡心鸡肝鸡肫,甚至于小肚鸡肠也弄干净都放进去一起烧,认为全味才好吃,俗称烧全鸡。凑在一起叫柴镬烧全鸡了,为了方便,说是柴镬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