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311/6094200.html今日下午,摹古·出新——王晋中国画魏彪术描创意设计工作室作品展将在岁月艺术馆开幕。
曾先后师承沈胜双、陈承基、彭先诚的王晋和川美雕塑系毕业的魏彪,此番都是首次举办个展。王晋既摹古又出新的山水之作与精巧的花鸟小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好评;而魏彪则用雕塑的语言,工艺的妥帖,借古开今的寓意,将金丝楠木这一自然风物的馈赠,打造成独具匠心的生活实用器具,与王晋颇具古风的山水、花鸟作品搭配布展,相映成趣,借景寓情,颇有清雅空间的趣味。
▲王晋《荔枝》33.5×33.5cm,纸本
A
王晋
四川成都人。先后师承于沈胜双、陈承基、彭先诚。现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历年来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
王晋:与古为徒,山水有音
王晋刚专程去故宫观看了心仪的《千里江山图》,他想去“找”那位十八岁的王希孟谈谈。排队两个小时,只准看5分钟,不过瘾再排,可一天时间在门口兜转,实在耗烦,找到工作人员说明缘由,人家又给他两轮号牌。他就3次执迷于王希孟的天才:精微的笔触和壮阔雄浑的气度,华丽典雅的上色,令他回味。
与古为徒,王晋每年辗转各大博物馆看古画。那天他抱着自己的画坐在故宫午门雁翅楼的展厅外,长长地喘气。“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提神了。”
▲王晋《山水系列之13》70×34cm,纸本
他摊开多卷山水,也拿出一些花鸟画,作品横跨数年。一笔笔看得出不少变化。之前随陈承基学花鸟,后来转山水,又做彭先诚学生几年。受益渐丰,王晋始终记得陈先生给他的教益,彭先生那句“画人要坚持画自己的画,而不被市场左右”的心语,他也至今铭记。从作品里看得出的那些笔力,厚实,细腻,勾出的独行深山的高士或满纸烟云的峰峦,逶迤而下,窄窄手卷,长而迷蒙的竖条山水,尽头,都是他刻意从古而得的空白:四角留虚。
他郑重写下:“好画就是气韵生动的画品。气韵生动说是虚,其实也实。气韵为修炼所至而必有其法,得万物之灵气,通能造化即生气韵,中国画有其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方圆与规矩,学画必先从临摹入手,学习笔墨语言,深入了解全力临摹前贤的精华之作。先求其模写而形似,然后追其神韵,古人谓之形神兼备。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画有学成者,无不列行此道。先学一家,不见自我,博学诸家,散珠怀抱,自然成我,自然传神。画有骨,骨以线成,要将书法用笔入画,笔代刀行,真草隶篆八面开锋。应物用笔,贵在自然。古人谓之笔墨服从于自然,画之骨以线成之,画之血肉以墨为之,贵在有度。以墨代色以色当墨,求其韵,淡而不薄,厚而求亮,神存富贵。画有笔法墨法章法,作画章法不可缺,章法源于太极,纸为方画为圆,上留天,要宽,下留地,要窄,四角留虚。知白守黑,迂回婉转如太极。未直露者为上,勤奋修炼,日积月累,方知气韵生动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好画不易也。”
这短文,是他今年秋天读“谢赫六法”有感而发。
▲王晋《山水系列之11》23×cm,纸本
细细翻阅他这次送展的作品,山水、花鸟各若干,水墨、青绿、重彩皆有佳作。他讲自己的学画经历,习练花鸟的勤力,转到山水的巧合与坚持,“扎扎实实从古中学,从古中得,古到极致,就是新到极致。”他拿出一些精巧的花鸟作品,颜色明丽,构思也新,一些局部颇为现代:没骨的粉白牡丹,他说这是他的“独家秘籍”;又拿出一件小巧的垂丝海棠,在狭小的纸幅上绘出数朵花瓣,摇曳生姿。
从他的画面中当然可以看到众多大家的影子,那些无法绕过的经典气象,层层叠叠地充盈在他的思路中。他当年莽撞,从龚贤开始临习,现在想起都一身冷汗。问及他作品的瑕瑜,他提到,笔墨、修为、个性,勤勉,都是画好山水画的要义。他说自己早前对文体的爱好,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不少。“山水画和音律定有大关系,一件好山水,其节奏感、音乐性,赏心悦目也悦耳。”
山水有音,这话不假。
▲魏彪《茶盒系列一号》27×26×26cm素纹,金丝楠老料
B
魏彪
毕业于川美雕塑系,年7月,创立“术描创意设计工作室”,专业从事金丝楠木雕的原创设计与制作。
魏彪:老料新工,自古出新
5年前,魏彪返回老家雅安,那有规模巨大的金丝楠木市场,一派传统到乏味的茶盘、家具让人昏昏欲睡:繁复的纹饰、设计感失态的造型和摇摆不清的功能性,每家店铺销售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
他想着改变。魏彪尝试着做了一方茶盘,上面只塑一枝梅,强调它作为“茶盘”本身的设计感和功能性。他借用“一剪梅”的意象,当时就以高出市面一倍的价格很快出手。他意识到,利用中国古典传统的意象或古意,结合自己的雕塑专业知识,强化作品的实用性,做出“低于艺术品,高于工艺品”的独特系列作品,他称之为“可用的艺术品”,“这条路走得通。”
▲魏彪《茶桌系列一号》虎皮纹,金丝楠老房料
从茶具开始的“再度创业”,让魏彪重新有了定位:雕塑语言+东方韵味+稳定工艺,力图创作出偏好现代审美的艺术器物。“作品要有高于形体之上的观念和人性化的实用价值,他用起来要精巧顺手,外观上要独特,不古不怪不乖张,它是温柔以待的。要像是一位安静的伴侣。”魏彪意识到,要让这些美器真正打动现代人的心,作品一是要尊重材料本身的脾性,突出它的特点,让木器之美与环境、与使用者心心相印,二是要蕴含东方的文化内涵,这一点尤为重要。
魏彪年曾以木雕《夜曲》荣膺中国台湾国际木雕竞赛的金奖,作品以半写实之风,受到评委青睐。他回来后,大量琢磨中国古代实用器皿的制作技艺,同时又开始学习宋瓷的工艺和美学理论。由于金丝楠木的光泽让很多人迷恋,其纹理也是多重多样,如何利用它的天然纹理,与现代审美结合——他花了三年时间,摸透金丝楠木的材料属性,硬度、纹理、光泽、气味、化学属性等等,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作为“软木之王”,金丝楠木特有的抗腐蚀性很适合做茶器、花器,加上其具有独特芳香,令这种木器更具实用价值。
▲《书中自有*金屋》60×20×20cm素纹,金丝楠老料
为了规避“性软”的缺点,魏彪多选老料加工,拆除的金丝楠木制的房梁,成为他购买材料的主要来源,“老料新工,自古出新。”
工艺品的本质属性里就有追求技法的体现,那是时间与经验交织的结果。他目前最令圈内喜欢的作品就是那款名为“弯臂提梁茶盒”,提手臂由两根弯曲的金丝楠细木制作,造型优雅,但制作费神,他自己手工制作一件没有问题,但要批量生产,难度很大,“老师傅的经验要尊重,但他们的想法和我的构思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是这种作品量不大的原因。”
▲《花器系列二号》35×11×9cm瘤花,金丝楠老料
除了说服老师傅,魏彪当然也有向工艺妥协的时候,茶盒的主体立面,就不得不按照工艺要求,做出设计上的修改。一些构思在工艺上难以实现,或从成本、性价比考量,不得不做出调整。他想起自己曾在雅安的时间,一边摸索“可用艺术品”的路子,一边又外聘回川美手工艺术学院任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教学+实践的兼顾,成为他难得的一段经历。
君子须存三分古意,“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魏彪对古典文化进行了某种当代性的传接与变奏。他的“丑器”系列,利用表面被虫蛀后的整体成片天然斑纹,掏空柱状体的器形,在内里营造出独特巧构,枯叶,败荷,或是一个小动物,朴真,率性,自然而然,被用作精巧的花器,呈现了某种把玩清赏类用具的功能,甚至可作为置放于厅堂角落的家具。
》》展讯
策展人:
王奇、赵莉
主办:
岁月艺术
承办:
岁月艺术馆
展览时间:
11月18日(下午3点开幕)-12月3日
-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