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红变米往往容易被忽视,一直没有被提到一定高度,但实际生产中,确实存在。一、病害症状
糙米表面有红色斑点是其特征。
1、病斑的颜色因发病条件有浓有淡,主要为红色、赤色,也少有红褐色。
2、病斑形状不一、色泽不一、位置不一。
3、病粒表面病源孢子堆生成黑色点状,发病严重时,常从颖壳的结合线处,向外突出黑色块状的孢子堆。
二、病原菌种类
附球霉菌的霉着生在糙米表面形成病斑。
除红变米以外,还有茶色米。斑点米是由椿象吸汁引起的。
三、传播途径
1、病原菌不能侵染健壮植物,在凋萎或枯死植物上进行二次寄生。
2、在上年病株、禾本科杂草枯死株上越冬后繁殖为发病菌源。
7月份以后枯死的稻叶上形成大量孢子,也是一个飞散源。这些孢子潜入开花中的稻粒内进行感染。
3、孢子飞散多在晴天的白天,正是水稻开花的时间,所以,容易潜入稻粒内。
4、潜入粒内的孢子,数天后发芽、蔓延,乳熟期-蜡熟期不侵染米粒,*熟期以后潜入米粒,形成病斑。
四、发病条件
1、*熟期以后糙米水分越大,成熟期越低温多湿(相对湿度98%以上)或*熟到成熟谷粒水分越大,发病越多。
倒伏和地湿的水稻容易发病。
2、裂颖米、收割晚、干燥延迟、收时降雨、露水难干地区,往往容易发生;
3、糯米糙米水分下降慢发病多。
五、防治方法
1、收割时期不宜晚,而且,收获后要及时干燥。
2、池埂、田间四周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集中销毁,保持田间清洁。
3、选用裂谷少的品种。
4、适期断水,降低稻田湿度,也可减少病原菌侵染。
5、防止倒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