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穗雀稗与稻李氏禾:水稻田中的杂草双星
双穗雀稗与稻李氏禾,这两者在水稻田中常常让人难以区分,它们如同杂草界的双星,共同挑战着农民们的辨识与防治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这两种杂草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01双穗雀稗的特征
◇繁殖与生长
双穗雀稗,这一禾本科雀稗属的多年生杂草,又被人们称为过江龙或红绊根草。其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根茎和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又能够借助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其匍匐茎呈实心状态,其长度可达到惊人的5-6米,直径则在2-毫米之间。这种杂草的匍匐茎通常具有30-0个节,而在水肥条件优越的土壤中,节数更是能达到70-80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节上都有1-3个芽,这些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枝条,使得双穗雀稗的繁殖能力异常强大,其蔓延速度也相当迅速。
◇形态特征
双穗雀稗的匍匐茎上长有细毛,其叶片形态特征为平展的线型,质地较薄且柔软。叶片的长度在3-15厘米之间,宽度则介于2-6毫米。值得注意的是,叶面略带粗糙,而背面则光滑并伴有脊状突起。此外,叶片的基部和叶鞘上部的边缘都长有纤毛,为这种杂草增添了独特的形态特征。
这张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双穗雀稗的独特之处,其小穗以两行的方式整齐地排列在穗轴的一侧,宛如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Y”字形比拼。
◇描述与区别
02稻李氏禾的特征
◇生长习性
稻李氏禾,属于禾本科假稻属,亦被称作秕壳草。这种多年生杂草以其发达的匍匐茎和细瘦的根状茎而闻名。
稻李氏禾,这一被民间亲切称为游草的多年生杂草,展现出了独特的趋水性。当它生长在水边时,往往会向着水中倾斜伸展,其中下部斜卧,巧妙地覆盖在水面上,而上部则挺拔而出,绽放花朵并结出坚实的谷粒。
◇形态特征
稻李氏禾的花序呈现圆锥状,其分枝细长且略显粗糙,这些分枝还能进一步再分出小枝。值得注意的是,其花序的下部大约有1/3至1/2的部分并不着生小穗。而每个小穗仅包含一朵花,其形态为矩圆形,长度介于6至8毫米之间,并配有一个长度为0.5至2.0毫米的小柄。
稻李氏禾的秆倾斜地生长在地面,并在节处生根。其直立部分的平均高度约为0至50厘米,节部明显膨大,并且覆盖着密集的倒生微毛。
◇描述与区别
这张图展示了稻李氏禾与双穗雀稗之间的差异。双穗雀稗的茎秆为实心,而稻李氏禾的茎秆同样也是实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稻李氏禾在节部位置,会有一圈白色的绒毛环绕。
03狗牙根的特征
◇生长习性
狗牙根在形态上与双穗雀稗和稻李氏禾有着共同之处,其茎秆细长且坚韧,下部会匍匐在地面上进行长距离的蔓延。在节上,狗牙根常常生长出不定根,其高度可达30厘米。此外,狗牙根的秆壁较厚,表面光滑无毛,为实心结构,有时会略呈两侧压扁的形态。
◇形态特征
狗牙根的叶片呈现出线型互生的特点,下部节间缩短,仿佛是对生叶片,而且通常无毛覆盖。
狗牙根的穗状花序特征明显,通常由3-6枚小穗组成,它们呈指状簇生于秆顶,颜色为灰绿色或紫色。这一花序形态与马唐和牛筋草颇为相似。此外,狗牙根还是一种在黄河流域及以南的果园和农田中广泛分布的草坪草,虽然有时也会对水稻田造成一定危害,但总体来说影响较小。
01.杂草防治方法
1.1◇佰锄?的用途
佰锄?:10%精喹禾灵EC,一种专为旱田设计的茎叶处理剂,能有效清除阔叶作物田中的禾本科杂草。此外,它还可与草铵膦联合使用,在水稻播种前进行清田作业,从而显著提高对稻李氏禾的防除效果。
1.2◇千金迪捭?的功能
千金迪捭?:含有30%氰氟草酯的增效型药剂,专为水稻田设计,可有效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同时确保水稻安全。
1.3◇锄优?的优势
锄优?:含有10%噁唑酰草胺的高效液剂,专为水稻田杂草防治而设计,能够迅速有效地清除多种杂草,同时确保水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