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却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m/

在盗墓者眼中,“尸毒”会通过金缕玉衣的玉片传播,他们岂能不怕感染?另外这种玉形制特殊,拿到市面上很容易露馅,盗墓者也不能冒这个风险。但金丝就不同了,这东西熔化之后能直接进流通领域,简直是盗墓者的最爱,所以他们在遇到金缕玉衣时,只能“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金缕玉衣这种高级货,基本上只出现在汉代,等到了三国曹丕时期,就下令禁止用金缕玉衣作为陪葬品了,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东西制作起来太费钱了!根据推算,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金缕玉衣,就要消耗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全部家财,如果多死几个皇帝和王公贵族,那对国计民生所产生的损耗将何其巨大?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到了丧心病狂。

第二是为了防止盗墓行为。曹操当年为了筹措军饷,挖了不少历代帝王将相的墓葬,等到曹丕的时候,形势已经初步达到了“小好”的局面,再也不用靠发死人财养家糊口了,自然要假惺惺地进行文化遗存的保护,而金缕玉衣却正是盗墓者们垂涎三尺的东西,废止了这种丧葬仪轨,自然能对帝王们的陵墓(包括他自己在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古人相信玉能够防止尸体腐败,所以用玉陪葬自古以来就是贵族的最爱,等到汉朝的时候,能够如同衣服一样覆盖尸体全身的玉匣,自然也就流行起来。皇帝以及够身份的诸侯王、还有被特殊赏赐的重臣,死后可以享受“金缕玉衣”,也就是用金制丝线将打磨好的玉片连接成一件完整的玉衣。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死者穿上这东西遗体能够不腐不灭,往生极乐都快人一步。

人有三六九等,玉衣自然也要体现出主人的身份不同,所以除了金缕玉衣之外,还有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也就是用银丝和铜丝来连接固定玉片。除了玉衣之外,古人还相信人在死亡之后,身体内的精气会通过口、耳、鼻以及菊花等孔窍(九窍)外泄,从而导致身体灵性尽失升天无望,所以在玉衣内,还连缀了各种玉塞,把这九窍全都封闭(口含玉蝉),这样就能做到万无一失了!

不过从考古发现来看,帝王将相们想通过玉衣达到尸身不腐的目的,肯定全都落空了,金缕玉衣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反而让他们的陵墓成了盗墓者们觊觎的目标,而且引起人贪念的居然不是精雕细琢、价值连城的玉,而是那些连缀玉片的金丝,这东西熔化之后,可就都是现钱啊!我们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其中金丝的重量就达到1.1公斤,这放在任何朝代无疑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所以就出现了“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的情况。

那么盗墓者为什么只烧玉匣熔金银,而对那些制作精巧、价值更高的玉片避而远之呢?

第一个因素还是来自于对“尸毒”的恐惧。虽然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尸体在腐败之后的确会产生各种病毒和细菌,但存活时间却并不长,大部分都会在三五十年之中死亡,对数百年之后的盗墓者并不会产生致命威胁。但在古代人们却不这样想,这些东西还是令人闻之变色,所以沾染了尸气、尸毒的玉片,还是一把火烧了比较靠谱!

第二个因素就是对律法的敬畏了。在历朝历代,只要稍有作为的帝王们,都会对前人的陵寝加以保护,对挖坟掘墓这种见不得光的行为加以打击。而金缕玉衣所用的玉片,在经过打磨、钻孔等一系列工艺之后,其形制特征十分明显,如果一旦出现在市面上,很容易就被发现,盗墓者也必然因此暴露,最后受到律法惩处!

金缕玉衣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古往今来都不停地有人打它的主意,古代的盗墓贼是熔化金丝金线,现代的骗子却用它的名头来忽悠人!前些年就有一位老兄,自己突发奇想做了两套金缕玉衣,然后请了几个专家来站台背书,最后居然用这玩意骗了几个亿的贷款,想想也实在令人无语!

不管金缕玉衣如何精美贵重、惊世骇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也不过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