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理想中寓教于乐同在的植物园弱能建成,设想如下。
依照北京科委的十三五科普规划,能够实现的三类14个目标
l量化类目标
目标1:前两期建设用于科普的室外栽培区10万平方米(引种约种裸子植物),温室展厅19万平方米(计划引种约种石松类及蕨类植物),可为全市每万市民提供科普展厅(及室外科普园区)90平方米。
目标2:建成具有日接待能力为人以上的科普培训基地,每年实现对全市三百万人次(约10%首都市民)的科普教育,帮助基本科学素质提升,尤其是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生命科学基本素质。
目标3:以植物园为实践基地,长期开展义务科普推广员培训,每周为名(学术报告厅容量)科普志愿者提供培训,每年为北京输送名(每万市民5名)科普人员。
目标4:利用植物园样本资源,每年以3-4个门类物种为主题,发行5部以上原创科普作品(图集或宣传片)。
l综合类目标
目标5:利用独一无二的样本分类优势(《上篇》部分有具体阐述),将该植物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普品牌,缩小和发达国家在专项科普方面的差距。
目标6:组织与农业相关的科普知识,提供农用科普知识的专门引导路径,吸引农村人口参观,缩小城乡之间的较大差异。
目标7:从建设开始,就以科普认知为主线,使场馆组织、陈列、展示的规划设计针对大众的观览和学习,深化科普内容,推动公众科学素质达到新高度。(这是个核心目标)。
目标8:基于国际组织关于植物种群分类的公约协定,组织植物园的内容和讲解,建立国际通用的话语沟通渠道,以国际合作的视野谋划科普。
目标9:根据最新的学术成果,更新、编辑园内的展示信息和讲解内容,对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进行推广和普及。
目标10:园区建设和互联网信息建设从规划阶段同步开展,达到园区的设施、识别标志、信息组织、信息传播的统一,做成一个从后台基础到云端的“互联网+”的植物园。
目标11:把植物分类、分布、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形态特征等内容,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建设资料库、数据库和科普材料(或游戏),使之成为数字植物园。
l活动类目标
目标12:组建常备活动策划团队,广泛参加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北京科学嘉年华、全国双创周、城市科学节、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等科普活动。
目标13:把气象、航天、知识产权、防灾减灾、博物馆、环境、地球等主题日(周),作为长期固定主题,编写与植物知识相融合的科普教材,结合创新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目标14:结合重大科学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发布科普信息。
l展区部署原则
按“科”建馆(室内为馆,室外为苑),
分“属”为厅(室内为厅,室外为园)。
l展区建设(分段进程)
第一阶段(占地30公顷):
石松类植物区(一期建设,一期完成),3馆18厅,约种植物。
蕨类植物区(一期建设,二期完成),48馆厅,约9种植物(一期完成25馆厅)。
裸子植物区(一期建设,一期完成),12苑86园,约种植物。
第二阶段(占地公顷):
被子植物区(三期建设,四期完成),馆/苑厅/园,约种植物(三期完成馆/苑厅/园,其中包括了第2大科—兰科,第5大科—禾本科)。
第三阶段(占地公顷):
苔类植物区(五期建设,五期完成),15馆/苑45厅,约种植物。
藓类植物区(五期建设,五期完成),26馆/苑79厅,约0种植物。
角苔类植物区(五期建设,五期完成),5馆/苑5厅,约种植物。
蘑菇宫(五期建设,五期完成),约0种“植物”。
l内容建设
常态化推广的主要知识门类
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理及形态学;
植物进化及古生物学;
生物学史;
作物栽培学。
室外及分类识别体系设计
建筑物风格体系;
各级建筑物/园区指示信息;
道路及各类入口标记信息;
装饰物信息表达;
重要节点说明信息
物种信息模板
名称(中文及拉丁文)
ü该种学名;
ü所属“目”、“科”、“属”。
生态信息
ü分布国家;
ü地理分布区域描述(及分布图);
ü自然生长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
ü自然生长地区的地貌土壤特征
ü生态伴生、依存特征,生态链状态简要描述;
ü人文因素特征。
生理信息
ü各部分生理特征描述和图示;
ü生长周期描述。
引种信息
ü首次引种时间;
ü本次引种时间和次数;
ü引种地区;
ü引种所采用的栽培方式。
研究信息(原文及中文)
ü相关植物学家姓名、国籍、生卒、贡献;
ü已公开的基因组数据;
ü相关文献名称、出处;
ü相关植物化石模型(化石信息子系)。
说明文字语种
ü中文
ü英文
ü法文
ü德文
ü俄文
ü西班牙文
ü阿拉伯文
讲解员队伍(略)
活动策划(略)
l主题教学区建设
粮食学园
果树学园
香氛学园
香料学园
茶叶学园
葡萄酒学园
中草药学园
园林设计学园
植物园国际中学
l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植物学图书馆及学术期刊阅览室
重要物种标本库
学术报告厅
影像资料馆
公共实验室
教学用水文气象站
育苗温室及室外苗圃
学生试验田
结束语:
科学不是象牙塔里少数人的智力游戏,不是正确的代名词,不是让我们显得高大上的装饰品。科学是理性的冒险,是让我们了解自己无知的镜子,更是让我们发现生活乐趣和生活意义的小伙伴。
科学本身是具体而生动的,不需要膜拜,只要我们俯下身体去观察,就可以让我们摆脱狭隘与偏执的争吵,摆脱喧嚣的流言,摆脱贪婪的与虚妄的追求,帮助我们避免成为只知道追逐金钱的怪物。
我们愿意,把我们的梦想托付给众人的花园,直到我们的皮囊埋藏在花园的泥土之下,化作苗圃的肥料,化作绽放的鲜花。
我们将建成,
世界上第一个全属种的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