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3回夺旗车暗箭索命,争名利报应及时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一次 http://www.xftobacco.com/

上一回我们说到,因为姜氏的偏心溺爱,铸成了太叔段不可更改的性格,最终走上了一条造反的不归路,被郑庄公灭于鄢城。自己的母亲怂恿自己的弟弟要推翻自己,这事儿搁谁身上也不好受,郑庄公又气又恼,一气之下,将母亲姜氏囚禁于城颖,并放出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过后迫于良心和外界舆论的压力,郑庄公又后悔了,在誓言和后悔之间是左右为难。这时候,颖考叔给郑庄公送去了一只夜猫子,巧施妙计帮助郑庄公迎回了母亲姜氏,一时在郑国传为佳话,得到郑庄公的重用。

考叔是城颖的地方官,因为他在任期间正直无私,勤政爱民,所以,后人以封地尊称他,叫他颖考叔。颖考叔这个人脑子聪明,办事周到,同时又武艺高强,熟稔rěn兵法,很快就帮助郑庄公实现了霸业。但是,人无完人,是人就有缺点,颖考叔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性子直,爱意气用事,不计较后果,以至于得罪了人,自己却还不知道,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让人不免扼腕叹息。

公元前年,郑庄公以周天王之名,联合诸侯攻打宋国,大胜而归,回到国都后摆宴庆祝。宴会上,文武百官轮番向郑庄公敬酒,纷纷赞扬郑庄公的丰功伟绩,都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么多诸侯,也就是大王您能够站出来主持公道,大王的威望比周天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呀。嗬,说得郑庄公是晕晕乎乎,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他冷不丁一抬头啊,看见颖考叔在那儿不住地摇头,立时觉得有些扫兴,因为他知道颖考叔的脾气,所以呀,就故意找他的茬:“考大夫,今日寡人班师回朝,举国欢庆,你怎么不说话呀?莫非是对寡人有意见不成?”

颍考叔一看郑庄公点了自己的名,就知道郑庄公不高兴了,但管你高兴不高兴,该说的我还得说:“主公,大伙儿都在奉承您,可我不想光说漂亮话,主公您让我说,我就提点意见。”

郑庄公一听,嘿嘿,真是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你还真拿自己当根葱啊!但是,心里头虽然不快,还是装出一副很大度的样子:“好,考大夫说提点儿意见,大伙都听着,那你就提,要是提的好,寡人有赏!要是提的不好,那就罚酒!”

颖考叔没搭理郑庄公这句玩笑,一本正经地说:“主公要想成为霸主,上,必须尊重天王;下,必须叫列国诸侯都能服从命令。这次,主公借天王的旨意出兵攻打宋国,原来是叫许国一块儿去的,可是许国不听从命令。这怎么行呢?别的诸侯看了会怎么想?都来和许国学,到时候该怎么办?”

郑庄公一听,嘿,你别说,这颖考叔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不由地在心里重视起来,端正了态度,对众大臣说:“考大夫说的很有道理,天王是我们共同的天王,以后,谁也不许说出对天王不敬的话,做出对天王不敬的事。各国诸侯都是天王的臣子,都应该对天王的旨意无条件服从,许国不服从天王的管理,不进贡,就是对天王不敬,必须进行征伐。”

于是第二天,郑庄公又正式召集文武群臣开会,定起来,要讨伐许国。

郑庄公命人做了一面大旗,旗杆有三丈三尺高,外面都包了铁皮,大红锦缎的面料,长一丈二尺,宽八尺,上缀24个金铃,迎风一展,那是“哗楞楞”作响,煞是威风。锦缎旗面上,用金丝绣着四个大字:“奉天讨罪”。师出有名嘛,郑庄公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许国犯了罪,他是奉了天王的命令去征伐有罪的人。郑庄公亲自检阅部队,命人将这面大旗插在一辆装饰的超级豪华的兵车上,当作旗车。郑庄公兴致很高,当众宣布:“这杆大旗重四百多斤,谁要是能扛着这面大旗去冲锋陷阵,谁就是我们郑国的勇士,寡人就派他当先锋,这辆旗车同时也赏给他!”

“我来试一试!”郑庄公的话音还没落地,万马军中就走出一位黑脸膛、浓眉毛、满脸络腮胡子的将军,头戴银盔,身穿紫袍,外罩金甲,一边走一边喊道。郑庄公一看,是大夫瑕叔盈。只见瑕叔盈一手拔起旗杆,紧紧握住,朝前走了三步,又往后退了三步,然后把大旗插在车上,大气儿不喘一口。将士们纷纷鼓掌叫好。

郑庄公也很高兴:“真是一员虎将,伐许就需要这样的勇士!”

“多谢主公夸奖!”瑕叔盈冲着郑庄公深施一礼,伸手就要把旗车拉走。

“慢着!”犹如一声炸雷在人们耳边炸响。众人闻着声音望去,只见颖考叔走了过来,笑意盈盈地把瑕叔盈一挡:“嘿嘿,主公夸你勇猛,可说了把旗车赏给你了吗?光是拿着走几步算什么稀罕,看我来耍一耍!”说完,他抓过旗杆,左抡右转,前冲后突,耍得那面大旗呼啦啦作响。最后一个收势,面不变色,气不粗喘。这可是比瑕叔盈厉害多了,两膀若没有千斤力,不能耍得大旗如此花哨!众人都看傻了,张着嘴巴,舌头伸出老长,好悬没收不回去了。

郑庄公带头鼓掌叫好:“好!颖考叔技高一筹,旗车就赏给颖考叔!”

“多谢主公!”颖考叔也向郑庄公深施一礼,然后转过身,从大张着嘴、一脸不高兴的瑕叔盈手中接过了旗车。

颖考叔比过了瑕叔盈,就想把旗车归为己有,他能如愿以偿吗?

“慢着,我还没有伸手呢,把车留下!”瞧见了嘛,还真是有人不服!声音没有颖考叔洪亮,节奏慢条斯理,但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人们循声音望去,都认识,是春秋第一美男公孙子都。

“春秋第一美男”,你听这外号起得,多霸气!公孙子都,姬姓,名阏è,字子都,是郑桓公之孙,郑武公的弟弟公子吕之子,郑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子都有多漂亮?《诗经》云:“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没见着公孙子都这样的美男,倒是碰上了你这个疯癫汉!这是一个少女对他的爱慕者所说的话,看到了吗,公孙子都是少女们心中的不二男神。《孟子》中这样记载:“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公孙子都长得漂亮,不知道公孙子都漂亮的,那你就是有眼无珠。这孟老先生说的到家了吧。公孙子都出身贵族,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武艺高超,马上步下没遇到过对手,恃才傲物,一向骄横惯了,从来就瞧不起平民出身的颖考叔。现在他一看,战事还未起,颖考叔就先出尽了风头,心中自然不快,急忙分开了人群,三步并作两步,就奔着颖考叔冲了过来。

颖考叔一看,这公孙子都是来者不善啊,急忙一扭身,护住了旗车,就像小孩子护住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般,大声说:“主公已经把旗车给我了!不给你,就是不给你!”说完,拉起旗车,飞快地跑走了。这么大一个将军,竟像个小孩似的耍赖,也算是童真的一面,引得士兵们哈哈大笑。

公孙子都鼻子都气歪了,自己过来是和颖考叔比武的,你有能耐不怕,可你倒是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呀,这算什么,一个照面扭头就跑,你强盗啊!还是欺我姬姓无人?所以呀,公孙子都十分气恼,从旁边抓过一支长矛就追了上去,几步就追出了校场。郑庄公一看,赶紧叫大夫公孙获:“快,拦住子都!”公孙获急忙上前,一把将公孙子都抱住。公孙子都碍于庄公的情面,脚步是停住了,可嘴里还是骂骂咧咧:“不懂规矩的东西,简直是不把我放眼里,我非杀了你不可!”

郑庄公叫过公孙子都:“子都,此事不必当真。你和颖考叔还有瑕叔盈,都是寡人的股肱之臣,你和颖考叔就好比是两只老虎,怎么能放到一起互相撕咬呢?那样的话,只会两败俱伤,对我们郑国不利。你们只有共同对敌,才是我郑国最大的幸事。”说完,让手下另外备了两套车马,一套赏给公孙子都,一套赏给瑕叔盈。

公孙子都见争回了面子,也就不好再说什么。颖考叔呢,本来就是个直肠子,隔了一宿,就把抢车的事儿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按说这就是一件小事,郑庄公也算是处理得圆满,就此打住,皆大欢喜,任谁也没有什么,大伙儿还跟往常一样练兵,准备去攻打许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最终酿成了大祸。

这年7月,郑庄公联合齐僖公、鲁隐公共同攻许,郑庄公拜颖考叔为大将,公孙子都和瑕叔盈为副将,率领三国联军攻打许国。

郑庄公公布完了命令,公孙子都脸色铁青,心里非常不服气。他是贵族出身,什么时候都觉得高人一等,颖考叔和他同为大夫平起平坐,就已经让他很别扭了,现在倒好,他还成了颖考叔的副手,让他听从于颖考叔的命令,这公理何在,天理何在呀!他一赌气,带着自己的一支偏师,脱离了大部队,独自行动,反正都是打仗呗,你颖考叔打你的,我公孙子都打我自个儿的,咱倒要看看,到时候谁立得战功大,也好让主公评论一番。

到了许国的都城许都,两军拉开了架势,一交锋,颖考叔就把许国的大将斩于马下,立了头功。公孙子都心里那股嫉妒的小火苗啊,立刻又升高了几寸。

许国的兵马逃进许都,颖考叔命令部队乘势围攻。许军再也不敢出来,颖考叔就叫士兵挖土,然后挑到城墙下堆起了一个小土丘。城上的许军一看,诶,郑国的军队这是在干嘛呢?玩打地鼠啊?管他呢,反正不能让你们好受,就向城下射箭,滚木雷石稀里哗啦地往下扔;城下的郑军一边把盾牌连成一片进行防御,一边不停地挑土堆土丘。眼看着小土丘越堆越高,已经有城墙的多半截儿高了。

这时,只见颍考叔左手擎起那面大旗,右手拿着一把长剑,一面拨打着飞来的箭矢,一面飞快地往土堆上面跑去。跑到土堆的顶端,颖考叔利落的把剑插到身后,双手抓住旗杆,用力地往土堆的顶上一戳,顺着惯性,身体腾空而起,一下子就跳上了许都城墙。

公孙子都带领着他的那支偏师也在攻城呐,猛一扭头,见颖考叔已经跃上了许都城头,心里头那嫉妒的小火苗啊,一下子便蹿成了烈焰,再也压制不住了。他在心里恶狠狠地想:这还了得,这颖考叔要是进了城就是头功啊,自己还和人家比个屁呀?一瞬间,公孙子都的心思转了几转,怎么着,也不能让颖考叔立头功!颖考叔呀颖考叔,谁让你处处都在我面前占个鲜儿呢,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别怪我手下无情了!说时迟那时快,他跐溜一下就躲到了人群的后面,从背后摘下弓和箭,两膀一较力,只听“咯吱......噗”地一声!一箭就射了出去,直奔城头的颖考叔而去!

颖考叔呢,立在城头,手中的大旗一挥,噗噜噜,就划拉倒了几十个许国士兵,扑通扑通,像下饺子一样纷纷从城头上跌落下去。一时间,颖考叔如虎入羊群一般,真是威风凛凛,好一个盖世无双的大英雄!就在这时,身后的暗箭飞来,“噗!”正中颖考叔的后心!可怜颖考叔,扭头朝自己的队伍茫然地看了一眼,眼神中满是的不甘与不解,大张着嘴巴,却再也发不出一点儿声音,连人带旗,一个跟头,从许都城头摔了下去。

威风凛凛的颖考叔跌落城头,瑕叔盈看见了,郑国的许多士兵都看见了,都以为自己的主帅是战死沙场。瑕叔盈怒火中烧,义无反顾地拾起那面大旗,也像颖考叔一样,奋不顾身地跃上了许都城头,先是打退了一波抵抗的许军,然后猛地竖起大旗,用力向前一挥,冲身后的将士们高喊一声:“郑君已经登城了!将士们,杀!”三国的军士一看郑国的军旗在许都城头飘扬起来,都认为是郑庄公真的已经登入了许都,全都勇气倍增,一拥而上,砍开了城门,三国联军占领了许都城。随后,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三君并入许都。许国的国君呢,在联军破城之前,一看抵挡不住,急忙扮作老百姓逃去了卫国。

郑庄公在许都作战事总结,一看大将颖考叔阵亡了,心疼的差点儿没背过气去,非要亲手为颖考叔入殓。可是,当他看到颖考叔的尸体时,那心里可就长了草。为什么呀,郑庄公听了本国将士们的叙述,知道颖考叔是手举着大旗跳上了城头,可是,那支雕翎箭却插在颖考叔的后心上,敌人的箭怎么会拐着弯射到颖考叔的后心呢?那飞箭来的方向,分明是攻方的阵地呀,也就是说,是自己人施暗箭射死了颖考叔!细思极恐啊,郑庄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当下,心里就有了计较。

先回去再说吧。怎么说也是打了一个胜仗,郑庄公率领着大军得胜回朝,按功行赏。公孙子都和瑕叔盈的功劳不相上下,郑庄公赏赐给他们许多金子和绸缎,还封他们做了大将,一时间,两人是风光无限。

回过头儿消停下来,郑庄公想起老虎一样勇猛的颖考叔,心里那难受劲儿就甭提啦。该赏的赏了,但是,该罚的也要罚呀,这样才算是赏罚分明,才能让死者安息。

于是,郑庄公叫来了瑕叔盈和公孙子都,一边询问他们,一边察言观色:“你们都说说,考叔到底是怎么死的?”

瑕叔盈也是直性子,上来就说:“被许军射死的呀!我看的真真儿的!”

郑庄公把目光转向公孙子都。再看公孙子都啊,说话可不那么顺溜了:“我……我……我想,也是给,给……给敌人射死的吧。”他心里有鬼,看到郑庄公隔了这么长时间,又问起颖考叔的死因,心中就是一颤呐,觉得好像脊背上被人浇了一桶冰水,差点儿没哆嗦成一个。

郑庄公冷眼观察着两个人的表情,没有说话。他本来就怀疑是自己人暗下毒手,现在,看到公孙子都紧张成这样,心中的疑惑就更大了。郑庄公想过,公孙子都曾经和颖考叔因为抢夺旗车发生过不愉快,可是,至于吗?习武之人好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大丈夫岂能干出这种暗箭伤人的勾当?这是小人所为呀!自己的王弟,堂堂的公孙子都,怎么想怎么不沾边呀!可是,公孙子都今天的表现,又不得不让他往这方面想,他和瑕叔盈两个人就站在自己面前,那是一目了然啊!

但是,死无对证,只要公孙子都咬死了不承认,这事儿就没法查。郑庄公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翻来覆去的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后来,郑庄公心生一计,他下令,要求军中的每一百人拿出一头猪,步兵每二十五人上交一条犬或一只鸡,然后,郑庄公宣布,要用这些牺牲去供奉鬼神,来诅咒害死颍考叔的那个凶手。古时候的人们都很迷信呀,郑庄公这么真的假的一诅咒一闹腾,将士们就都知道了,颖考叔是被自己人暗箭射死的,一时间,都为颖考叔感到惋惜。于是,军营里再也没有别的事儿了,人们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谈论的话题只有一个,纷纷诅咒这个施暗箭的人不得好死!这样一来,所有人的心里都别别扭扭的,愤恨的情绪弥漫了整个军营,每个人都是愁眉苦脸。

公孙子都见大伙儿全都愁眉苦脸,他也只好跟着人家愁眉苦脸;看大伙儿都诅咒那个害死颍考叔的人,他也跟着假装诅咒。这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呐,他本来就心虚,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时间长了,精神上可就承受不了了,看谁都像是在不经意地看他,同时在那里指指点点,好像是在说:“就是他干的!”吓得他赶紧闭上眼睛不再去看。可是一闭上眼睛,眼前却又闪出了颍考叔,在冲着他笑,笑他是个胆小鬼,笑他冒功领赏,躲在阴暗的地方像只见不得阳光的老鼠。他惊恐地睁开眼睛,周围的人竟都变成了颖考叔,愤怒地瞪着他,要向他索命。公孙子都吓得满头大汗,不由地惊叫出声,双手乱舞。

公孙子都天天在这样的惊恐中捱日子,折腾的他心力交瘁,再也承受不住了,干脆心一横:与其这样受罪,不如死了痛快。于是,他鼓起勇气去找郑庄公:“颍考叔是我射死的!是我鬼迷心窍,我现在就以死谢罪!”说完,公孙子都如释重负,拔剑自刎。

春秋第一美男公孙子都,

真相大白,颖考叔沉冤得雪。人们没想到,公孙子都漂亮的外表下面,却藏了一颗如此狠毒的心。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得罪君子,君子过后就忘;得罪小人,小人长怀于心,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不过,终归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不是不报,是时候还没有到,因果有报,福祸相依,亘古不变。不过,我们还是不要期盼着因果报应的那一天到来,因为真到了那一步,就说明什么都晚了,即便是小人得报,当事人却再也活不过来,也是于事无补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