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江,年出生,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06:09
返乡兴乡开启人生新历程
李后江是土生土长的怒江人,年,18岁的李后江高中毕业,离开怒江到云南财经大学求学。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凭借踏实肯干的干劲、闯劲,李后江很快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先后担任多家企业的高管,并最终在昆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后江回乡探亲,发现家乡的青壮年还是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随处可见,撂荒的土地杂草丛生,往日魂牵梦萦的故土依旧贫困。从那时起,返乡创业的念头便在他的心里萌芽。
当了解到家乡正把生态环境修复摆在重要位置,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走生态立州、绿色富民之路,在脱贫攻坚中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推进脱贫攻坚的时候,李后江觉得该是自己回乡实现创业梦想的时候了。
“想要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林业大有可为,如果能在荒山荒坡上种植中药材及特色水果,既能让荒山重新披上绿装,解决生态不断恶化的问题,还能为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李后江下定决心卖掉他在昆明持有企业的股份,毅然返乡创业,立志在青山绿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技支撑科学经营站稳脚跟
年底,李后江带着一同转战商场十多年的“黄金团队”回到怒江创办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泸水市老窝镇凤凰山深处开始了二次创业生涯。
返乡创业后,李后江根植怒江沃土,以怒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为基础,积极挖掘峡谷资源。通过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围绕怒江道地药材及水果品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及产品加工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建立了草果、云当归、金丝皇菊、滇黄精等中药材自有良种繁育基地,并先后在泸水市上江镇、大兴地镇及福贡县马吉乡等地租赁土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产品产地优势。
公司自有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最大的特点是立足怒江立体气候,实现中药材及特色水果种植涵盖“低、中、高”海拔,“短、中、长”种植时间,根据实际开展“林下、向阳”的因地制宜种植形式,并实验实施以果养药“滇黄精+百香果”和以药养果“金丝皇菊+沃柑或金秋砂糖桔”的果药复合种植模式,重点加大对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示范及绿色生态种植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把怒江地区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保住绿水青山的“本”,变现金山银山的“利”。
打造品牌擦亮怒江农业名片
为加快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品牌,李后江积极加强自主创新,建立品牌标准,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获得新品种认定1项,制定怒江州地方标准7项,推动了产品标准化生产;投资建成产品深加工生产线14条,开发加工产品50余个,3类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昂可达”品牌获得年云南省“10大名品”称号,并被评为怒江州“10大名品”,其所创办企业近三年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
历经10年,李后江成功将企业打造成为怒江州农业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怒江州第一家“10大名品”企业,企业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还被评为怒江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企业、泸水市扶贫先进单位。
做大做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形成产业特色,李后江通过转化应用相关技术成果,在泸水市、福贡县等地先后发展“果药”复合种植基地余亩,4个种植基地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据初步统计,李后江在各地流转村集体林地和农户自留地总计多亩,每亩每年给付租金-元不等,既增强了当地集体经济活力,也让土地出租户直接通过土地租金取得稳定收入。同时通过基地建设让当地部分群众和贫困户实现足不出村就可务工和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基地每月平均用工在-人(次)左右,95%以上的用工人员为当地40-60岁的留守妇女。—年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近万元,乡亲在家门口务工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此外,企业还获批建立怒江泸水道地中药材星创天地,面向农户和合作社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培训农民累计超过人次,近3年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万元,带动相关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果药生态种植,并由公司统一收购并进行系列产品加工,实现了果药生态种植规范化,延长了产业链和产品附加值,带动一批农业企业共同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后江创业过程中的社会扶贫带动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连续两年被评为怒江州“社会扶贫模范”。
求真务实选定赛道攻坚克难
尽管返乡创业带着很深的情怀,创业初期,李后江还是遇到很大的困难,公司遇到几乎运营不下去的困境。首先是对政策不熟悉,尤其是在土地性质上搞不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设施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的区别,造成项目选择错误,投资资产无法确权,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政策,逐步根据企业的实际特点慢慢地把原来选错的土地逐步置换出来。其次是跨行业创业难,李后江原来对农业技术一窍不通,一开始对产品开发的方向定位不准,对农业成本定律认识不足,以至于花费大量资金在高科技和好技术上,导致亏损,后来慢慢总结出来选择项目要因地制宜,围绕当地土壤、气候、习俗选择落地项目,同时不要过度迷恋高附加值,先专一做好基本盘,有合理现金流再向高附加值发展。
李后江认为,无论在哪条赛道上,创业都要务实,没有务实的精神什么都做不好。对于创业,他总结出了自己的几点经验供年轻的创业者参考。
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