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鉴别木材并不容易,同一木材,色泽和纹理时有差异。
▼现在仿古家具市场上有几种常见的红木家具用材:紫檀、黄花梨、红酸枝、黑酸枝、鸡翅木。本文举例几种较为常见的明清家具木材,意在表现其色泽和纹理的多样。紫檀紫檀学名为檀香紫檀,是世界最贵重木料品种之一。
紫红色,有的是黑紫色;材色较均匀,有紫褐色条纹(有的条纹不明显)。木材有光泽,打磨后有类似于金属的质感,肉眼可见细小牛毛纹,纹内有荧光,有轻微檀香气味,材质极硬且重。
木材含有紫檀素,溶于酒精或乙醚呈红色雾状(红雾产生较慢的不是紫檀或不是印度产的紫檀)。
黄花梨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产于中国海南岛,又称海南黄花梨。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能制作各种异形家具。木材有光泽,油性大;管孔极细小,材质硬重,细腻。纹理清晰,斜或交错,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心材红褐色,久则变为暗色。材色不均匀,常杂有深褐色条纹。红木不是国标《红木》,是自清中期以后用于家具制作的“老红木”家具统称。白酸枝
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我国传统家具用材之一。
白酸枝在明代即已作为家具材料而被广泛使用,王世襄先生就曾收藏过一件明代白酸枝夹头榫画案,一木一器制成,纹理、色泽与黄花梨极为接近。又因纹理与黄花梨材质极为相似,在当代家具制作中较受欢迎。
花梨木
花梨木:心材浅黄褐色,橙褐色、红褐色、紫红色至紫褐色;材色较均匀,有深色条纹,打磨后可见管孔中荧光。
木材有光泽,具清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部分中等),强度高(部分中等),通常浮于水,木性温和不易变形。木粉或木屑水浸液常显荧光现象。
花梨木是几种木材的统称,在存世的晚清民国家具中,草花梨制作的家具数量相当可观。主要包括两种木材,一种是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另一种是印度紫檀(俗称蔷薇木、花梨木)。
楠木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带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虫蛀。楠木种类一般有金丝楠木、香楠、水楠这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金丝楠”,金丝楠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
?鶒木
凡明代鸡翅木家具以及清早期的部分家具都使用老鸡翅木,即鸂鶒木。清中期至清晚期,老鸡翅木告罄。现在的鸡翅木≠鸂鶒木。
鸡翅木心材粟褐色至黑褐色,常见黑色状似鸡翅(部分呈豹纹)条纹。木材光泽略弱,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直或略交错,结构略粗。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木性极大易变形。
铁力木
这里的铁力木是指用于明清家具制作的“格木”,为苏木科格木属,和今天大家口中的藤黄科铁力木属的“铁力木”不是一种木材。
铁力木(格木)的自然资源早已濒临枯竭,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与海黄同级),现已基本没有自然出产,市面所见少量旧料是拆古建筑所得,十分珍贵。
乌木
乌木不是阴沉木,现在的乌木多属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进口,与传统乌木也不一样。传统乌木原产于我国南方云南、广西、贵州一带,现在已经少见或绝迹。
以下两个木样为现在的乌木纹理:↓↓↓
榉木榉木在明清家具传统家具中,使用量极大,据考证,至少宋元两代便有用榉木制作家具。榉木除了木色、纹理、硬度的优势之外,还拥有承重性能好、抗压性佳等优点,常被用于造船、建筑、桥梁之用。而在日常生活中,家具、木门、地板、工艺品等,也常常见到榉木的身影。瘿木
瘿木俗名“树疙瘩”,泛指树木的根部和树干所生的影瘤,或泛指这类木材的纹理特征,并非专指某一树种。
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是一种天然的病态美。瘿结有大有小,小者多出现在树身,而大者多生在树根部。
黄杨木
黄杨木属常绿灌木小乔木,高1—米,一般难有大料,多用于刚当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雕刻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黄杨木雕收藏市场逐步升温。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