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金丝楠木都被誉为“上乘珍品”,唐代诗人更是如此赞美它,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在人眼里,由金丝楠木搭建起的建筑可称是“琼楼玉宇”,根本无法用价格衡量。
此前有一位家住湖北山区的贫困老人,主动捐献价值8亿金丝楠木房子给了国家,自己分文不收,轰动一时。
这位湖北老人老杨(化名),出身于湖北恩施的一个偏远山区,今年已经76岁高龄,老伴早年去世,家中两,生活贫困潦倒。
他们所住的房子都由木质打造,看起来破烂不堪,平淡无奇,比普通的老房子还要古朴一些,普通人压根不在意,更不会多看,谁知暗藏玄机。
偶然发现祖传老屋价值连城
在年,老杨在田地里劳作的时候,听人说当地要拆迁。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是随着脱贫攻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有钱了,准备建设一下深山的景区,给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县里的政府拨了一笔资金过来,首先要修路重建。在规划中,这条路一直通向深山景区。
而老杨所住的祖传老房子正好在规划的范围内,也就是成为了拆迁户。拆迁就意味着有补偿可以拿,老杨的两个儿子听闻高兴坏了,可唯独老杨满是忧愁。
他清楚地记得,他的父亲在世时曾告诉他,不要看家里穷,其实祖上在明代时做过大官,这座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就是做官的祖先留下来的。
老杨不忍老祖宗的房子断送在自己手里,所以向拆迁的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负责人一听是明代的老房子,好奇心满满。
跟着去房子查看了一番后,只感觉这房子与众不同,暗藏玄机,但也没得出什么结论,以至于又找了个该领域的专家来看。
不管是外面看着破破烂烂,其实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实打实的家徒四壁,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地上没铺砖,坑坑洼洼,也没有天花板。
专家先是从古朴的造型判断出,这房子已经有不少岁月了,而在他进入家门前就隐约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在这么破旧的房子怎么可能会有清香呢?
这让他越发觉得这房屋不简单,于是拿起小刀将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刮了几下,拿起手电筒照了照,只见金光闪闪,大吃一惊,破旧的木头里含着金丝纹路。
经过更仔细地勘察,已经确定整个房屋都是用上等的金丝楠木建的,此时的专家满脸都是震惊,感慨万分,而老杨一家则是一脸茫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住的破屋到底有多值钱。
祖屋价值8亿,捐献给国家
专家组对这座房子进行精良的测量,发现房屋所用的金丝楠木约超吨。按照如今的市场价格来算,这座房子的价格约在8亿多。这个价对于老杨一家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专家也耐心地诉说这屋子有着无可比拟的文物价值。
这座房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句话缓缓地从一位老专家口中响起,老杨也不想隐瞒太多。
听父亲说过,祖上是当过大官的,不过在一次运输粮草途中不幸遇强盗,所有东西都被一洗而空,只好退居山林,这座房子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已经有多年的了。
由于此地过于偏僻,出行受阻,他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几代人都是依靠黄土和庄稼养活。
多年前的金丝楠木房子,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宝物啊,我们都有义务去保护中华源远流长的物质遗产。
老杨虽说是山里人,但也明白此屋对国家的重要性,为了保护文化,让这样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决定将整套房子捐献给国家。
而国家也给予了老杨一笔赔款,数额高达万,从此之后,这房子的归国家保管和维护,老杨也随时可以回来看。
如今的金丝楠木老房子已经迁移到恩施林博园,经过专业人士的维护,很多破旧的地方都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都想要亲眼目睹如此宏大的楠木古物。
如今老杨一家则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回到村里盖了新房子,改善了些许环境,那一百万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和弟弟妹妹有个栖息地。
给国家来保护好房子,百年之后也无愧于祖先。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儿子并没有能够成家立业,早前家庭一贫如洗,没有哪个姑娘愿意来这个穷山区,如今盖了新房子,但也并没有给儿子带来什么改变。
扩展延伸:金丝楠木为何如此贵?
在外观上,金丝楠质地坚韧,纹理细密精巧,气味也是幽香沁人。
他之所以如此名贵,是因为金丝楠木的生长周期相当长,物以稀为贵。
金丝楠木大多都是用于建造宫殿、庙宇等建筑,普通人一般都可望而不可及,是正儿八经的皇室专属品。
据了解,因为金丝楠木实在极其稀缺,所以常常用来修缮后二次利用。
明朝嘉靖36年,紫禁城突发大火,最终很多建筑都被付之一炬。
随后,工匠便被委派来修缮三个主殿,但是当时宫里缺乏金丝楠木。只能找到山木作为替代,就是因为金丝楠木的数量少之又少,是重金难求的上品。
到了现代,金丝楠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之中,所以倘若普通人能拥有金丝楠木,那将是何等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