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上山遗址从万年前的一粒稻走向远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

11月12日至14日,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浦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认为,分布于钱塘江上游和灵江流域河谷盆地的19处上山文化遗址,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我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此外,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

值得探寻的是,万年上山遗址背后,有着怎样的发现之旅?封闭的历史是怎样被一点点剥开的?一万年前那粒炭化的稻米里,又绵延了怎样的人类文化基因?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外景

一个遗址,指向未曾涉足的万年文明史

漫步于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器一坑,都像是跳动着的生命体,七嘴八舌地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年春,为配合杭金衢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公路沿线进行了文物勘查,并在诸暨次坞楼家桥发现了全程中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年春到年夏,楼家桥遗址进行了三期发掘。遗址早期发现了前所未见的陶器组合,它们虽与河姆渡文化共存,但又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个发现令发掘者很兴奋。

于是,考古队决定将工作深入进行下去,在遗址周围地区调查发掘,以探索小区域文化与河姆渡等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浦江、诸暨、萧山三县(区)在内的浦阳江流域考古概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

年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了浦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调查,研究员蒋乐平任领队。在与浦江博物馆联系后,考古调查队得到了位于黄宅镇的kuo塘山背遗址的信息。9月21日,考古队赴浦江实地踏勘,决定对kuo塘山背遗址进行试掘。次日,他们在东侧道路边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地层,出土了鱼鳍形鼎足、有段石锛等。

考古队紧接着对遗址周边地区展开了调查。kuo塘山背西边是一丘约四五亩的耕地,考古队在耕地中部布了一个小探方。9月27日,探方下发现了一件完整的陶鼎,接着又发现了陶罐、陶豆等器物,大家认为这里可能有一座墓葬。

经扩方发掘后,考古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墓穴的边界,并确定这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这一发现让蒋乐平又惊又喜:在区区一平方米范围内就发现了一座墓葬,是否意味着这里有一个密集的墓葬区?

一时间,考古队主要人马都集中到了kuo塘山背。他们决定继续将调查范围向周边延伸,第一目标锁定在黄宅镇渠南村北的一个高地(后定名为上山)。

经过试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初步认为这是一处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年3月,考古队员对上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由三排柱洞构成的结构完整的建筑基础,出土了一件比较完整的大口盆残器,以及大量的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等。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残破的陶片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稻壳遗存。

这个遗址的年代是否与马家浜、河姆渡文化相当?石磨盘、石磨棒用来做什么?大量石球为何未见于以往发现的其他遗址?陶片里的稻壳又是怎么回事?不久后,蒋乐平带领考古队转移到了跨湖桥遗址,但这些疑问依然久久盘桓在他心底。

年初,在偶然得知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可以用微量碳素进行碳14年代测定后,蒋乐平赶紧托人将几个不同层位的夹炭陶标本送去检测。测年结果显示,遗址距今约年到年!

过去我们说浙江七千年,河姆渡是浙江历史的源头。蒋乐平说,上山遗址的发现,又把浙江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

年,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刊发《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左右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文。一时间,上山风乍起,吹皱了考古界的一池春水。国内外考古学家纷纷来到浦江上山实地考察,尝试用多学科的先进手段采集更多遗址信息。

斗转星移。这个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万年上山,就这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欲向世人倾诉那沧海桑田的往事。

夹炭陶片中的稻壳

一粒稻米,记录了一场旷古遥远的革命

东经°58′″,北纬29°27′22″,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内,一粒夹炭陶片中的炭化稻米,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从屋顶倾泻下来的,是一万年后的阳光。

上山遗址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是距今万年之前的稻米遗存。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来看一下这些陶片,里面的稻壳、稻叶的印痕非常清晰……11月13日,上山考古遗址公园解说员为研讨会与会人员介绍道,一万年前的先民把我们现在看似没用的这些稻壳、稻叶碾碎后羼和到陶器的制作当中,一是为了减轻陶器的重量,二是增加它的粘接性,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开裂。

正是这种纯工艺的技术行为,幸运地保存了一个涉及文明的重要密码: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在上山遗址之中找到了源头。

年,在上山遗址年代得到初步确认后,发掘者们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