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潘璐记者余雯雯
住在西湖附近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西湖里有好多小杂鱼,收起小渔网,还能看到鳝鱼在洞眼里扑腾。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西湖里有哪些鱼?这些鱼长啥样?关于鱼类的各种数字背后,又蕴藏了怎样的生态信号?
今天(10月13日),西湖水域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对西湖鱼做首次大规模的鱼类资源调查。
更多详情戳这里:西湖正在做的这件事史无前例:湖底藏着多少鱼,怎么给鱼做普查,结果啥时出。
在9个月前,小时新闻记者曾经跟着西湖水域工作人员小小摸过一个底,那一次是关于西湖新投放的鱼苗的。
每年冬季,西湖水域都会投放大批鱼苗,这些平淡无奇的小鱼儿们,肩负着“修复生态和改善水质”的重任。
这些鱼就已经很厉害了。
谁被苏轼点过名,谁是水中清道夫、谁是颜值担当……西湖里平平无奇的小鱼,其实很有趣。
为了减少西湖中的浮游藻类,净化西湖水质,西湖每年都会投入一定数量的鱼苗,一般投放鱼苗的时间,大致在每年12月底到来年1月,投放的鱼种以花鲢、白鲢、鲫鱼、鳊鱼、草鱼为主。
“这些鱼全部都是‘吃素的’,它们喜欢吃水草一类,而水草呢又最爱西湖里氮磷等富营养物质,所以每次鱼儿们干掉一批水草,就相当于西湖里的垃圾被清理了一次。”工作人员说。
这些鱼苗里的中坚力量跟着小时新闻来复习一遍吧。
白鲢——水中清道夫
工作认真刻苦
服务态度非常好
白鲢被称为“水中清道夫”,这名字可不是浪得虚名。它们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不管是鱼苗阶段、幼鱼阶段或是长成大鱼了,最爱吃的就是浮游生物,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
西溪湿地,每年也会放入大批白鲢用于净化水质。
红鲤鱼——颜值担当
工作认真,适应性强
在西湖水域里,红鲤鱼算是妥妥的颜值担当。
因为高颜值,观赏性很强,所以大家能在西湖的各个水域、公园里见到它的身影。
它们最喜欢在水草丛生的西湖水底去寻找食物,主要吃食底栖动物为主。另外,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
青虾——又名“沼虾”
活泼好动,最爱杂食
青虾的学名为沼虾。没错,就是大家能在菜场里买到的,油爆、水煮都可的这款。
是不是觉得沼虾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得圆鼓鼓,看着就特别能吃的那种?
确实,它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最爱的就是各种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的尸体、固着藻类、多种丝状藻类、有机碎屑、植物碎片等,所以能把西湖底下各种杂碎都消化掉。
鳊鱼——被苏轼点名写过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
要说鳊鱼,它在鱼类里面,算是能吃的。专业里的说法,它既爱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
苏轼干脆直接拿了它名字取了标题,内文就感慨它贪图饵料,被抓了去身受烹煎之苦。发上来给大家品品——
《鳊鱼》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
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
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
吾今又悲子,辍箸涕纵横。
黄尾密鲴——虽然很爱吃,但身材极好
硅藻碎屑它最爱
黄尾密鲴俗名黄尾、黄片等,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最爱吃附生硅藻、水底腐殖质和高等水生植物或树叶的碎屑。长大以后,它的食量是很大的,虽然吃得多,但人家身材还是能保持得极好,丝毫看不到赘肉。
黄颡鱼——喜欢安静的生活
小鱼虾、螺蚌都能吃
黄颡鱼的至理名言就是“让我静静”。所以,它们最爱呆的地方,就是静水区或缓流的浅滩处,最好那里有很多腐殖质和游泥,然后静静地生活。
黄颡鱼在鱼苗的时候,喜欢吃浮游动物。长到成鱼,它们的胃口就大开了,昆虫、小鱼虾、螺蚌等都是它的最爱,而且吞食植物碎屑也不在话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