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州乐陵装上科技翼带动产业兴海报新闻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qwzj/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晓琳通讯员于斌夏其文乐陵报道

“年初加入村里辣椒种植合作社时我还心里打鼓,秋收后家里3亩地收入就翻了一倍,明年我还要多包些地种辣椒,踏上致富路。”11月26日,杨安镇王屯村村民刘子义提及今年的收成非常激动。他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盼着春天的到来。”

“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条主线,综合考虑本地农业优势,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布局、统筹规划,以发展绿色、智慧、循环等现代农业为目标,打造了一批质量效益高、竞争力突出、科技利用率高的农业示范项目,充分发挥资源杠杆作用,进一步撬动农村产业振兴。

近日,记者选取3个项目,探寻乐陵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小辣椒托起农民致富梦

11月的王屯村,被一片火红包裹着——各家院落都铺满了鲜红的辣椒,人们在屋里屋外忙着装袋,偶尔会有货车将装好的辣椒运出村,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用村民们的话来说,今年的秋收与往年相比真是不一般!

这“不一般”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是作物和种植模式的转变,从单纯种小麦和玉米,变成了玉米与辣椒间种;第二是浇地施肥形式上的转变,从以前的纯人工,变成了水肥一体化科学化手段浇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第三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自家的地自己种、自己管,转变为合作社统一发种子,指导村民种植、管理,各家种地都有了主心骨;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年是收完了玉米又收了辣椒,每亩地纯收入翻了一倍,各家都是喜上眉梢。

王屯村的变化,要从去年杨安镇入选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说起。

杨安镇因调料而闻名,因调料而兴镇,素有中国调味品第一镇之美誉。全镇拥有飞达、乐家客、庞大、乐畅、神厨、云海等调味品加工企业家,其中规上企业52家,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香辛料供应基地,年8月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称号。

“示范区一共涵盖20个村,其中包括我们村。”王屯村*支部书记刘子远介绍说。王屯村共有人口人,是纯农业村,农作物多年来都是小麦和玉米。这些年,杨安镇调料规上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村里的壮劳力也都放下手中的锄头,到附近工厂上班,只留下上了年纪的老人照顾家中田地。

刘子远年接过老书记的班后,一心一意想要带民致富,他觉得,农民要富裕就要靠产业,农村要振兴还得从土地上做文章。王屯村纳入示范村后,刘子远感觉这是一个机会,“村里以前有50亩地一直种植鲜辣椒,每年都是抢手货,每到收获季前,东营、淄博等地的商家就会提早下订单,还没出门就卖光了,又赶上咱周边就有这么多调料企业,种植辣椒这条路可以蹚蹚。”刘子远说。

刘子远的想法得到了村里一些致富积极分子的赞同,认为这条路可行。路国华就是其中一位,他家有6口人,8亩多地,其中5口人在周边企业打工,“种了一辈子地,还是想通过土地走上致富路。”路国华感叹道。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该村成立了辣椒种植基地合作社,刘子远任主要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派出一名副科级干部常驻该村帮助处理合作社事宜。

“合作社成立后,市里又投资给我们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还牵手省、德州市农科院的王淑芬和张自坤教授,手把手教我们怎样种植、施肥、管理,今年第一年,村民地里的收入就实现了翻番,明年一定会更好。”刘子远说,往年一亩地只收入元,辣椒和玉米间种后,能达到每亩元,而且无论是鲜椒还是干椒都供不应求。

目前,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亩,一些流转大户掘得了第一桶金,“除了自家的8亩地,我还流转了17亩土地种植辣椒,10亩地种植大蒜,收入已经超过打工了,最重要的是更有成就感,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路国华说。“一开始入社比较保守,只种植了自家的3亩地,间种的玉米卖了多元,正好抵了化肥和人工的钱,辣椒都是纯收入,明年我也得想办法多流转土地。”刘子义则有些懊悔地说。

“我们依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成功探索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节水、节肥、节药、省工、增产、环保和改善品质等多重效果,同时创办合作社,按照‘村办合作社+项目基地+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思路,与调味品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既为企业提供高品质辣椒生产原料,补齐了辣椒产业链条,又保障了农民利益,实现二产促一产带三产的融合发展道路。这也是村民能够放心投入的一个前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妍如是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王屯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增加12万元,项目区内预计年产辣椒余吨,按平均收购价每公斤12元算,亩均增收元以上。

新品种小枣卖价翻10倍

“今年新出产的金丝4号小枣,还没在市面上露面,就被一扫而空,每斤卖出了58元的高价,是普通小枣价格的10倍之多。”11月12日,在位于城区教育路西的优质金丝小枣(4号)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沈立国介绍说。

走进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二层楼高的“塑料大棚”,里面整齐排列了上百棵低矮枣树,“这棚除了面积和体积比传统大棚要大,还融入了许多先进科技,比如枣树怕雨,尤其是在盛果期,这大棚可以根据天气自动开关天窗,雨天关闭,晴天自动打开,省了许多人力物力。”沈立国说。不仅是大棚,该示范园以机械化为基础,在种植、浇水、施肥、除草等方面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减少人工,提高作业效率。

通身是喜庆的大红色,看似憨憨的机身灵活地移动着……在棚内,一“头”红色的“小铁牛”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经过农机手熟练的操作,“突突突”地翻耕着土地,在它的身后,那些坚硬的土地变得松软起来。沈立国介绍,这“小铁牛”其实是一台能遥控的履带式田园管理机。

据介绍,大棚内空间有限,大型机械施展不开,小型手扶机械效率低,需要两人倒班工作。“小铁牛”最大的亮点就是让人解放双腿,完成开沟、除草、旋耕等工作,操作方便,不仅节省劳动力,还节约了时间,原来需要2天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1天就能完成。履带式田园管理机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控制机器完成作业。

优质金丝小枣(4号)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是南部生态区(百味园)科技种植示范基地的重要项目之一,占地53亩,种植品种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干鲜兼用枣优良品种金丝4号。金丝4号枣树苗适应性强,枣口感酥脆,含糖量高,早丰早产性强,特别适合大棚避雨栽培,枣苗生长速度快,当年种植当年挂果。每亩约种植棵到棵,每棵枣树可结枣1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不仅是机械化、智慧化运作,该基地还创新引进了枣树套种野豌豆技术。“野豌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科野草,匍匐在地上生长,很不起眼,大多数人不认识它。野豌豆草与普通杂草不同,它与枣树套种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枣树争水争肥,而且能发挥野豌豆根瘤固氮作用,提升土壤氮素。”沈立国告诉记者,野豌豆还田后能提高土壤酶活性,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据了解,整个基地是通过搭建大棚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终端服务平台,将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监控设备、终端控制中心、云平台、手机APP应用汇集,实现农业大棚信息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方式,最终达到产品高品质、管理高效益,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与金丝4号示范基地一路之隔的是百味园中草药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占地亩,从去年开始打造,通过育苗、栽培、中期管理,从板蓝根、皂角、*岑、连翘、*芪等30余种中药材中探索、试验出1至2种适合我市区域内种植的中药材,成功推广后可实现亩增收益元。

此外,我市聘请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博士王宪昌担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市中药材产业特聘专家,借助省农科院的科研力量,为乐陵市中草药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当好技术参谋,将有效破解乐陵市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快乐陵中草药种植的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

李妍介绍,打造百味园,专业种植中药材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一个标杆项目,“调味品是中药材的一员,杨安镇素有中国味都之称,调味品需求量极大,试验种植中药材有助于改革种植结构,开辟致富新途径。”她说。不仅如此,中药材的田间管理很少用农药,主要喷洒生态药剂,施用的肥料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用水施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节肥技术,对环境较友好。

盐碱地里“养”出“金泥鳅”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收获泥鳅多吨,每斤批发价在5元左右,产值达到万元。”11月12日,在乐陵市清洋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连*对记者说。

该合作社位于寨头堡乡马家道口村旁,孙连*之所以用“收成”这个词,是因为这里以前也是耕地,只不过是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孙连*是铁营镇人,从小就吃够了这盐碱地的苦,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盐碱地里长出庄稼。

年,同村5个人到江苏考察致富项目,发现泥鳅养殖不受盐碱地束缚,且市场竞争压力小,需求量大,价格高,几个人一拍即合,在寨头堡乡流转了亩盐碱土地,挖池塘养泥鳅,同年3月15日成立养殖合作社。经过4年多的摸索,目前已拥有高标准化泥鳅养殖池塘亩,现代化育苗车间平方米。

孙连*介绍,泥鳅自古以来就有淡水人参的美称,特别是台湾大泥鳅这一品种营养价值更为突出,很受南方地区和国外一些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的泥鳅养殖主打的是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不产废水、不留废物,最关键的还能消化废物。”孙连*拿着专门喂养泥鳅的饲料介绍,“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饲料,除去传统饲料配方外,还添加了枣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他们与百枣纲目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收购枣产品废料,并与一家饲料厂合作,根据比例制作“枣饲料”,极大地提高了泥鳅的诱食性,也提升了饲料的转换利用率和泥鳅的生长速度,更丰富了泥鳅的营养价值。

不仅可以减少食品废料,泥鳅养殖产生的废水还是果树的最爱,为此,孙连*还流转了余亩地建成清洋湖种植园区,主要以樱桃种植为主,通过自己建造的“循环水池”,将泥鳅养殖池的废水引入种植园区,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近年来,该合作社还投资万元建设智慧渔业温室,现已投用,不但可实现多茬养殖,更设有高标准的水处理设备和智能化的孵化设备,可实现泥鳅孵化培育智能化。“我们拥有21个外塘和20个孵化缸,还有一处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冬季封塘后还能进行室内温室养殖作业,实现了四季生产。”孙连*说,他们还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孵化设备,采用智能化控温和全流水程序,水花苗批次产量可达1亿尾。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们还致力于泥鳅休闲食品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已经推出了鳅鱼休闲系列、鳅鱼罐头系列和鳅鱼大礼包系列产品。并采用“公司+基地+养殖户”的运作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种苗、生态特色饲料、高效低*无残留药品、精心技术指导及成品回收等完善的“一条龙”服务。

除此之外,该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行动号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同时,泥鳅养殖项目还吸引了众多周边县市水产养殖户纷纷前来考察并洽谈合作意向,为成立以清洋湖为中心的泥鳅协会打下良好基础。

“不仅是这3个项目,‘十三五’期间,我们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作中,通过*策扶持、项目倾斜、技术保障等措施,引导撬动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乡村产业集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李妍说。目前,我市已成功培植省级“一村一品”2个、国家级3个;拥有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3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德州市“新六产”示范主体3个、德州市“放心农场”11家,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