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灞桥文苑映日荷花别样红 [复制链接]

1#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时值夏日,酷热难耐,忽想去离住地不远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转游。盖因去年春游仅从公园北门行至秀水廊桥,而桥以南未曾涉足。故此次游览,取道祥云路进公园南门,以弥补未尽游之憾也。

步入公园南门,仍可见杨柳夹岸,百树千花,然最吸引我目光的却是在秀水廊桥以南的千亩荷塘。远远望去,满塘绿色,而千姿百态的荷花正争奇斗艳,这不正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诗中所描绘的“接天蓮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么?久居内地喧嚣闹市,是难以寻觅这样的荷塘美景的。难怪游人们都不约而同拥向这里,在这里畅游,在这里照相。我也急忙走下通向河床的台阶,去尽情观赏和感悟莲叶的高大挺拔和荷花的妩媚娇艳。

说起这的千亩荷塘布局,还真是独具一格:供游人行走的廊桥,弯弯曲曲,穿行在四五个硕大的荷塘之间。而荷塘,既独立成形,又串连成片。廊桥上,还设有造型优美的观景亭及长凳,供游人休憩或观景。凭栏观景,近可见碧绿莲叶,硕大如伞,而枝干却密密麻麻,高大挺拔;远可见白色的荷花和粉红色的荷花,像娇羞的少女似地藏匿在莲叶下面,微风吹来,才偶尔露一下笑脸。而莲蓬则不然,它高高挺立着,似在炫耀自己才至高无上。

再向荷塘草坪和紧邻荷塘的花园望去,各有一尊古铜色少女塑像。这两个“少女”,都身着“飞天”似的裙衣,蹲伏于地。花园里的“少女”,双目专注,两手平举,似是“天女散花”。而在荷塘的“少女”,正面对团团荷叶和娇艳欲滴的荷花,低眉信手弹筝,其情状颇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也更能让观者体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然更让我称奇的却是,那看似不经意的刻写有古人诗词的画壁。观赏这些陈列在廊桥拐弯处的画壁,其上镌刻的多是唐诗宋词,而书写者都是当今的书法大家和社会名流。你瞧,这是书法大家钟明善书写唐人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其诗尽写离人惜别之痛,但钟老走笔温婉俊雅,令人称赞。再看路毓贤用篆书刻写唐人李山甫的《柳十首》:“灞岸江头腊雪消,东风偷软入纤条。春来不忍登楼望,万架金丝著地娇。”此诗意境幽美,虚实相融,灞河早春之景跃然眼前。篆书也写得字体形美,虽不好识认,但画壁左下角另有用楷书书写原诗,以利游人对比阅读。而书画名师茹桂草书唐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此诗也极写长安早春,想象花开之时人们争相赏花,而书写却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一气呵成。再看在灞河边长大的大作家陈忠实,他书写的是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此诗将充满青春活力的采莲少女和美丽的荷花荷叶融为一体,人花难辨,从而让人遐想万千,也更为这眼前的千亩荷塘,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味。故观赏这些画壁,真不啻是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啊。

在廊桥上转了两个来回,处处感悟到的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留”。然犹感余兴未尽,又来到河床中间的灞河边。只见这里蒲苇丰茂,水波荡漾。在那高过人头的芦苇丛中,又看到了田田的荷叶和娇艳的荷花,且一望无边。目睹此景,真不敢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沙坑遍地,垃圾成山。可仅仅过了几年,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感谢市委市*府“八水润西安”的英明决策,更要感谢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建设者们,正是他们把“八水润西安”由蓝图变成美景,才让我们市民有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来源:我爱纺织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